-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密度及其特性
- 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
- 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 密度与温度
- 设计实验测密度
- + 液体密度的测量
- 固体密度的测量
- 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 密度公式的应用
- 密度的大小比较
- 探究密度特性的实验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梧州冰泉豆浆历史悠久,以纯浓、甘甜、香滑出名;有“不饮冰泉羹,枉然到梧州”的美誉,小红想测量豆浆的密度,取一盒包装印有“净含量:250m1”的豆浆,实验过程如下图:

(1)小红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这盒豆浆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盒与豆浆的总质量为_____g。
(2)小红把包装盒打开,将豆浆全部倒入塑料杯中(如图乙所示),测得包装盒的质量为10.4g,则她测得的盒中的豆浆的质量是_____g。
(3)利用豆浆的“净含量”求得它的密度为ρ奶=_____g/cm3.(保留2位小数)
(4)若豆浆的“净含量”标注准确,按上述步骤,她测得豆浆的密度值偏_____。

(1)小红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这盒豆浆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盒与豆浆的总质量为_____g。
(2)小红把包装盒打开,将豆浆全部倒入塑料杯中(如图乙所示),测得包装盒的质量为10.4g,则她测得的盒中的豆浆的质量是_____g。
(3)利用豆浆的“净含量”求得它的密度为ρ奶=_____g/cm3.(保留2位小数)
(4)若豆浆的“净含量”标注准确,按上述步骤,她测得豆浆的密度值偏_____。
以下是测定菜油密度的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2)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1;(3)在矿泉水瓶中装满菜油,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4)将菜油全部倒入量筒中,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菜油的体积V1;(5)将菜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剩余菜油和瓶的总质量m3;(6)读出量筒中所盛菜油的体积V2;(7)计算菜籽油的密度。有三个实验小组分别选用其中部分实验步骤测量出菜油的密度,并写出表达式:①ρ=m2-m/m1-mρ水②ρ=m2-m/v1 ③ρ=m2-m3/v2,你认为较合理的表达式有:(ρ水为已知)( )
A.①②③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 |
小明同学到宜兴龙背山森林公园游玩,在山洞里捡到一个形状不规则、不溶于水的物体。在物理老师的帮助下到实验室进行了如下操怍。

(1)把该物体放入装有一定质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物体下沉至杯底,如图甲,说明该物体的密度__水的密度,此时物体所受浮力__物体的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小明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待测物体悬浮,随即停止加盐,如图乙。
(3)小明测出一只待用的空烧杯的质量为63.8克。
(4)他取出玻璃杯中待测物体,把盐水倒入空烧杯,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天平的读数为__克。
(5)他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丁,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__毫升。
(6)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到待测物体的密度为__千克/米3。
(7)一同做实验的小华认为只要稍微改变一下实验的顺序,就可以减小实验误差,你认为小华是怎样改变实验顺序的______________。

(1)把该物体放入装有一定质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物体下沉至杯底,如图甲,说明该物体的密度__水的密度,此时物体所受浮力__物体的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小明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待测物体悬浮,随即停止加盐,如图乙。
(3)小明测出一只待用的空烧杯的质量为63.8克。
(4)他取出玻璃杯中待测物体,把盐水倒入空烧杯,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天平的读数为__克。
(5)他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丁,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__毫升。
(6)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到待测物体的密度为__千克/米3。
(7)一同做实验的小华认为只要稍微改变一下实验的顺序,就可以减小实验误差,你认为小华是怎样改变实验顺序的______________。
小刚看见妈妈在厨房里炒菜,往锅里倒了一定的色拉油,他想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测量色拉油的质量和体积,他进行了以下实验: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m(如图甲所示),再将烧杯中的部分色拉油倒入量筒中,测出烧杯和剩余色拉油的总质量为23.8 g,则量筒内色拉油的质量m′=_____g。图乙显示的是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V,则V=_____mL。

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 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g,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2)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则小华测出的酱油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

(1)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 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g,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2)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则小华测出的酱油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
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正确的是( )
A.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 |
B.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步骤合理 |
C.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 |
D.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 |
小亮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__桌面上,将______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上,并调节天平平衡。
(2)图甲是他测量空瓶质量时的情景,错误的是______。纠正错误后,测得空瓶质量是20 g。
(3)用瓶子装满液体,用天平测得瓶和液体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是______g,已知瓶子的容积是40 mL,则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g/cm3。

(1)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__桌面上,将______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上,并调节天平平衡。
(2)图甲是他测量空瓶质量时的情景,错误的是______。纠正错误后,测得空瓶质量是20 g。
(3)用瓶子装满液体,用天平测得瓶和液体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是______g,已知瓶子的容积是40 mL,则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g/cm3。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
B.取适量的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
C.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中油的体积 |
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
在学完有关密度的知识后,小芳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某种油的密度,如图表示她的主要操作过程。

(1)由图可知,小芳所测该种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kg/m3。
(2)小芳的这种操作会使测量结果偏_______。
(3)为了减小误差,可以按________________顺序操作。

(1)由图可知,小芳所测该种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kg/m3。
(2)小芳的这种操作会使测量结果偏_______。
(3)为了减小误差,可以按________________顺序操作。
如图所示,用天平测空瓶质量后,再将它装满酱油。由图乙可知,装满酱油的瓶子的总质量为_______g。空瓶容积为30 cm3,酱油密度为_____g/cm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