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物质的性质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密度
- 物态变化
- 溶液
- 溶解度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20℃时,食盐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序号 | 水的质量/g | 加入食盐的质量/g | 溶液质量/g |
① | 10 | 2 | 12 |
② | 10 | 3 | 13 |
③ | 10 | 4 | 13.6 |
④ | 10 | 5 | 13.6 |
A.20℃时,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g |
B.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
C.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
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
秋冬季是诺如病毒性腹泻的高发季节,脱水严重的病人应及时输液或口服补液。下表是某口服补液标签上的部分信息。

一袋该口服补液全部溶解于245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克,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

一袋该口服补液全部溶解于245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克,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
海水晒盐的做法是先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吹日晒,水逐渐蒸发后,食盐就会结晶析出。在晒盐过程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盐的溶解度始终保持不变 | B.海水中食盐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
C.析出食盐时的海水是食盐饱和溶液 | D.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是纯净物 |
在制药时,为了从溶液中提取抗生素,要用加热的方式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生素不能超过80℃的温度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
B.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
C.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
D.用小火加热 |
20 ℃时,在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加入70 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逐渐升温(不考虑水蒸发的影响),测定不同温度时剩余固体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1)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
(2)30 ℃时,所得溶液是硝酸钾的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___(结果精确到0.1%)。
(3)温度从50 ℃升高到60 ℃过程中,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4)将60 ℃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有___。
A.升温 B.降温 C.加适量硝酸钾 D.加适量水
(5)某同学要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实验时发现硝酸钾已结块,为了较快地溶解,合理的方法有___。
A.将硝酸钾研碎 B.用热水溶解
C.多加一些水 D.用玻璃棒搅拌
溶液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38.4 | 24.2 | 6.1 | 0 | 0 |
(1)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
(2)30 ℃时,所得溶液是硝酸钾的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___(结果精确到0.1%)。
(3)温度从50 ℃升高到60 ℃过程中,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4)将60 ℃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有___。
A.升温 B.降温 C.加适量硝酸钾 D.加适量水
A.恒温蒸发水 |
A.将硝酸钾研碎 B.用热水溶解
C.多加一些水 D.用玻璃棒搅拌
为研究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研究,请你帮助他们将表格中的方案以及支持猜想的想象补充完整.


猜想 | 方案 | 支持猜想的猜想 |
气压越大的液体沸点越高 | 如图,用酒精灯将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再_____,观察这时烧瓶内的液体。 | _____________ |
欲使硝酸钾从其常温下的饱和溶液里迅速结晶出来,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冷却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 B.常温下使水分蒸发 |
C.先加热蒸发掉一部分水,然后降温 | D.升高饱和溶液的温度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物质溶于水时均放出热量 |
B.溶质只能是固体,溶剂只能是液体 |
C.升高温度,一定能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
D.同种溶质的溶液,温度相同,溶液质量相等时,其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所含有的溶质多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