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下列现象的原理明显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A.烧开水时,没多长时间就有气泡逸出B.喝汽水时会打嗝
C.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的泡沫溢出D.夏降,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将饱和硫酸铜溶液滴在凹穴玻片上,一段时间后观察是否有晶体析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所用的饱和硫酸铜溶液最好是常温下的溶液
B.观察是否有晶体析出,可以用显微镜
C.实验主要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析出晶体
D.滴到玻片上的溶液,一般需要10滴左右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请根据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图中 M 点的含义:________;   
(2)将 t2℃时A 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
(3)温度为 t1℃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关系是________;
(4)得到A 物质的晶体常用________的方法。
当前题号: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已知: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氯化钠溶解度/g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硝酸钾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1)20℃时,将100克氯化钠加入到2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最简整数比为________。   
(2)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硝酸钾,要得到比较纯净的氯化钠,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将含有不溶性杂质的硝酸钾加入到一定量20°C的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100g固体没有溶解。继续升高温度至60℃,充分搅拌后仍有60.8g固体没有溶解。然后将混合物升温到80℃,再充分搅拌,恒温过滤,得到滤渣34.74g则这一定量水的质量是________g,原固体混合物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图是小明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示意图。 

(1)请你指出图中一处错误操作,并分析该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重新进行实验。如果在进行步骤②实验时指针偏向右侧,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同时蒸发掉10克水,并冷却到T°C时,分别析出2克甲和3克乙物质(均不带结晶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定不同
B.T℃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等于20克
C.T℃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降低而变小
D.将T℃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混合(甲、乙不反应),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都是20%
B.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C.t2℃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a的饱和溶液
D.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压力锅的直径为24厘米,限压阀下的柱形出气孔面积为10毫米2,已知水的沸点与气压关系如表所示。若一个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的值取1.0×105帕,g取10N/kg,π取3,问: 

水在不同气压下的沸点
气压(毫米汞柱)
1520
787.7
760
707
657
611
567
525.5
487
450
沸点(℃)
120.6
101
100
98
96
94
92
90
88
86
 
(1)压力锅是利用的________原理制成的
(2)若要使水的沸点达到120.6℃,限压阀的质量应该为多少? ________  
(3)当高压锅内气压为1520毫米汞柱时,锅盖与下面锅体之间的拉力为多少? ________ (不计锅盖的质量)
当前题号:8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七种说法:①硫酸铜溶液一定是透明的;②溶液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③写毛笔字用的墨水属于溶液;④虎跑牌矿泉水属于溶液;⑤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⑥牛奶和肥皂水都是乳浊液⑦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A.6种B.5种C.4种D.7种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许多科学知识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如人按性别可分为男人和女人,“人”与“男人”构成包含关系,“男人”与“女人”构成并列关系。但“学生”与“男人”却存在交叉关系。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和浓溶液属于交叉关系B.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必于并列关系
C.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属于交叉关系D.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必于并列关系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