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物质的性质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密度
- 物态变化
- 溶液
- 溶解度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小妍同学在研究物质密度时,对四种固体的密度与体积的关系做出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ρ1>ρ2>ρ3>ρ4 |
B.ρ1<ρ2<ρ3<ρ4 |
C.体积相同时的固体1的质量最小 |
D.体积相同时的固体4的质量最大 |
某钢瓶内的氧气密度为3kg/m3,一次气焊用去其中的1/3,,则瓶中余下氧气密度为( )
A.4kg/m3 | B.6kg/m3 | C.2kg/m3 | D.无法确定 |
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结果如图所示。

(1)他第三次测得物体的质量如图乙中砝码和游码所示,其结果m3=____g。
(2)请按照如图甲的顺序写出对应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小刚测量的数据帮他计算出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_。

(1)他第三次测得物体的质量如图乙中砝码和游码所示,其结果m3=____g。
(2)请按照如图甲的顺序写出对应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小刚测量的数据帮他计算出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_。
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的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
(2)在矿泉水瓶里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
(3)计算煤油的密度
(4)用天平测出矿泉水瓶和剩余煤油的总质量为m2;
(5)倒一部分煤油于量筒中读出煤油的体积V。
要求测量煤油的密度误差较小这些混乱的步骤中可省去的是( )
(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
(2)在矿泉水瓶里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
(3)计算煤油的密度
(4)用天平测出矿泉水瓶和剩余煤油的总质量为m2;
(5)倒一部分煤油于量筒中读出煤油的体积V。
要求测量煤油的密度误差较小这些混乱的步骤中可省去的是( )
A.(1) | B.(2)或(4) | C.(4) | D.(5)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中可知,水温度从2℃升到8℃的过程中,其密度()


A.先变大后变小 | B.先变小后变大 |
C.一直变大 | D.保持不变 |
小明同学在研究物质密度时,测量了四种固体的质量与体积,把它们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表示出来,根据图象同学们认为:

①ρ1>ρ2=ρ3>ρ4;
②ρ1<ρ2=ρ3<ρ4;
③m1=m2>m3>m4;
④V1=V2>V3>V4。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ρ1>ρ2=ρ3>ρ4;
②ρ1<ρ2=ρ3<ρ4;
③m1=m2>m3>m4;
④V1=V2>V3>V4。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及应用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A.海陆风的形成 |
B.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水,感觉变凉爽 |
C.冬天的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
D.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 |
如图是三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图线,则由图线可知( )


A.ρ1>ρ2>ρ3 | B.ρ1<ρ2<ρ3 | C.ρ1=ρ2=ρ3 | D.无法判断 |
在4只相同烧杯中加入等量的水,调节水温,使4只烧杯中的水温分别为25摄氏度、35摄氏度、45摄氏度、55摄氏度。拿一块玻璃靠近烧杯口,过一会儿看到下图所示的现象,则水温最低的是 ( )
A.![]() |
B.![]() |
C.![]() |
D.![]() |
小敏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做了如图实验,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一些冰块,稍后,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表面皿底部看到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由此实验可知雨滴形成的过程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
B.水蒸气下降,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
C.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
D.水蒸气下降,当遇热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