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物质的性质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密度
- 物态变化
- 溶液
- 溶解度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则物质甲的密度是___kg/m³,若把甲、乙两物质等体积混合,则混合物的密度为___g/cm³。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则可知甲乙两物体的密度关系是()


A.ρ甲<ρ乙 | B.ρ甲>ρ乙 |
C.ρ甲 =ρ乙 | D.无法判断 |
对于密度公式ρ=m/V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
B.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
C.密度与质量、体积有关 |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只是在数值上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
图1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 可表示“M 属于N 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是()


| X | Y | Z |
A | 溶液 | 悬浊液 | 液体 |
B | 溶质 | 溶剂 | 溶液 |
C | 悬浊液 | 乳浊液 | 溶液 |
D | 饱和溶液 | 不饱和溶液 | 浓溶液 |
A.A | B.B | C.C | D.D |
有一支刻度不准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时读数为-3℃;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97℃,现测得气温为17℃,那么室内实际气温是()
A.20℃ | B.18℃ | C.17℃ | D.15℃ |
为了探究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

(1)观察三组实验,写出第二组实验中缺失的数据: g。
(2)由上述实验可知,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有 (填序号)。
①温度 ②加入溶剂种类 ③加入溶剂质量 ④加入固体种类 ⑤加入固体质量
(3)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

(1)观察三组实验,写出第二组实验中缺失的数据: g。
(2)由上述实验可知,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有 (填序号)。
①温度 ②加入溶剂种类 ③加入溶剂质量 ④加入固体种类 ⑤加入固体质量
(3)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
| B.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1% | |
C.第三组实验中的硝酸钾溶液一定是80℃时的饱和溶液 | ||
D.20℃的任意一杯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相 |
现有下列4种与人关系密切的液体中,属于溶液的是_____,属于乳浊液的是_____(填字母)
|
“彩球温度计”是一种家居装饰品。如图所示,在圆柱形玻璃容器内装有对温度敏感的液体,将一些体积相同的小球,按照密度大小排序,依次沉入液体中,球上标有设定好的温度用来读数。当外界气温降低时,容器内液体的体积变小、密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球受到的浮力变大,使沉在容器底部的一些小球依次浮起,我们就用最后浮起的小球上标记的温度来表示外界的气温。根据图中小球的位置可以判断,浮起的三个小球中 (填字母)球的密度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