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为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此时氯化钠饱和溶液密度为1.12g/cm3,配制20%的氯化钠溶液500ml(密度为1.15g/ml),需饱和氯化钠溶液和水各多少ml?
当前题号:1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利用一根吸管制作一个简易密度计

(1)为了让饮料吸管能竖直的漂浮在液体中,应在吸管的_______(上端/下端)塞入一些铜丝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下端封闭起来。若将它放入液体中后不能竖直漂浮,请提出改进做法_______。
(2)这根吸管竖直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它露出液面部分的长度_______(越长/越短/不变),受到的浮力大小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3)通过正确计算,在吸管上标出对应的刻度线,便制成了一个简易的吸管密度计.下列四种刻度的标示合理的是_______。
(4)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如何使简易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如0.9、1.0)之间的距离大一些?写出一种方法。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B.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C.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
D.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溶剂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表为硝酸钾和氢氧化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图所示,甲、乙试管分别盛有20℃时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现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某物质后,甲试管中固体消失,乙试管中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蔗糖
D.氯化钠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将少量的下列物质:①味精、②醋、③色拉油、④粉笔灰、⑤泥沙、⑥汽油,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_ (填序号,下同),属于悬浊液的是_ ,属于乳浊液的是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t1℃时,将50g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均一性的特点推理,蔗糖溶液应该是()
A.无色透明
B.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
C.混合物
D.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和水不分离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物质(仅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在t℃时,恒温蒸发掉10g水,析出了2g晶体,再恒温蒸发掉10g水,又析出了3g晶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B.原溶液在t℃时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最后剩余的溶液一定比原溶液稀
D.最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有一捆质量8.9kg,横截面积为2×10-5m2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小明想知道这捆金属丝的长度,她选了一条同规格、同材料的短金属丝来间接测量这捆金属丝的长度,经测量得知短金属丝的长为lm,质量为0.178kg。求:
(1)这捆金属丝的总长L
(2)此金属丝的密度ρ
当前题号:9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下表是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20℃),试回答下列问题。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
12
16
24
28
硫酸溶液的密度(克/厘米3
1.02
1.08
1.11
1.17
1.20
氨水的密度(克/厘米3
0.98
0.95
0.94
0.91
0.90
 
(1)20℃时,随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硫酸溶液的密度逐渐_ ,氨水的密度逐渐_
(2)将100克12%的氨水稀释成3%的溶液,需要加水多少克?
(3)配制100克12%的硫酸溶液,需要24%的硫酸溶液多少克?即需取多少毫升24%的硫酸溶液?(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当前题号:10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