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物质的性质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密度
- 物态变化
- 溶液
- 溶解度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今年小明家种植的桔子获得了丰收。小明想:桔子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将桔子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烧杯来测量柑橘的密度。

(1)他用调节平衡后的天平测桔子的质量时,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发现指针在中央刻度线两边 来回摆动,但偏向左侧的角度稍大些,要使天平恢复平衡,则应_____________。天平平衡时,右盘里砝码的质量、 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该桔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g。
(2)测量桔子体积步骤如图乙,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60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桔子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桔子,接着测得溢水杯及剩余水的总质量是240g。计算出溢水杯中排出的水的体积是多大?_____
(3)这个桔子的密度是多大?_____
(4)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该桔子的密度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的实际密度。

(1)他用调节平衡后的天平测桔子的质量时,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发现指针在中央刻度线两边 来回摆动,但偏向左侧的角度稍大些,要使天平恢复平衡,则应_____________。天平平衡时,右盘里砝码的质量、 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该桔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g。
(2)测量桔子体积步骤如图乙,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60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桔子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桔子,接着测得溢水杯及剩余水的总质量是240g。计算出溢水杯中排出的水的体积是多大?_____
(3)这个桔子的密度是多大?_____
(4)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该桔子的密度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的实际密度。
春节期间,甜甜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88.8克,再把壶盖完全浸入装满水的烧杯中,测得烧杯溢出水的质量是29.6克。(水的密度为1.0克/厘米3)

(1)壶盖的体积是多大?
(2)宜兴茶壶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大?
(3)若测得空茶壶(包括壶盖)的质量为495克,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1)壶盖的体积是多大?
(2)宜兴茶壶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大?
(3)若测得空茶壶(包括壶盖)的质量为495克,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如图所示实验中的错误之处是 。
烧杯上加盖的目的是 。
(2)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烧杯内水面上方气压________标准大气压。
(3)水沸腾后,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白气”,和它的形成过程相同的是 (选填序号)。
①冰 ②霜 ③雾 ④雪

(1)如图所示实验中的错误之处是 。
烧杯上加盖的目的是 。
(2)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烧杯内水面上方气压________标准大气压。
时间/min | …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温度/℃ | …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8 | 98 | 98 | 98 |
(3)水沸腾后,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白气”,和它的形成过程相同的是 (选填序号)。
①冰 ②霜 ③雾 ④雪
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铁块的质量,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测量时,右盘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这时铁块的质量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再加入5g的砝码后,指针偏向右侧。接下来的操作是: 。
浙江宁波籍女医药学家屠呦呦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励她从青蒿中分离出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应用于传染病疟疾治疗的贡献。图是有关青蒿素的一些信息,请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⑴在图描述中属于青蒿素的物理性质的是 。
⑵青蒿素从物质分类上判断,属于 。

⑴在图描述中属于青蒿素的物理性质的是 。
⑵青蒿素从物质分类上判断,属于 。
|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创新实验能力展示交流活动中,设计了一个“巧妙测出不规则固体密度”的实验。该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将两个已调好零刻度的弹簧测力计悬挂在铁架台下,将一溢水杯和另一空杯用细线拴在测力计下,向溢水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水满过溢水口流入空杯中;
②当水不再流出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G1为0.9N, G2为0.4N;
③将一不溶于水的小石块用细线拴住并慢慢放入溢水杯中,此时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另一杯中,当水不再流出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G3为1.1N, G4为0.5N;
④根据以上数据,通过计算得出小石块密度r。
⑴实验中小石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
⑵通过以上数据,可算出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kg/m3。

①将两个已调好零刻度的弹簧测力计悬挂在铁架台下,将一溢水杯和另一空杯用细线拴在测力计下,向溢水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水满过溢水口流入空杯中;
②当水不再流出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G1为0.9N, G2为0.4N;
③将一不溶于水的小石块用细线拴住并慢慢放入溢水杯中,此时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另一杯中,当水不再流出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G3为1.1N, G4为0.5N;
④根据以上数据,通过计算得出小石块密度r。
⑴实验中小石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
⑵通过以上数据,可算出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kg/m3。
如图所示,底面积为80cm2的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装满水后的玻璃杯和水的总质量是150g,将质量为9g的树脂眼镜放进杯里,溢出水后,测得玻璃杯、树脂眼镜和水的总质量是154g。

(1)计算树脂镜片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6H3OHCH2)n,则该成分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
(2)装满水时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
(3)树脂眼镜的密度。

(1)计算树脂镜片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6H3OHCH2)n,则该成分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
(2)装满水时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
(3)树脂眼镜的密度。
2015年,美国NASA声称发现了最像地球的行星开普勒186f。它位于天鹅座中,与地球质量、体积大小相近,公转周期为130天,距地球约500光年。小明由上述信息作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该行星上肯定有液态水 |
B.该行星昼夜交替周期肯定为130天 |
C.若将铅球带到该行星上,质量肯定变大 |
D.NASA现在观察到的该行星形态实际是约500年前的模样 |
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同学们准备测量食用油的密度。他们选取的实验器材有:食用油、量筒、天平(带砝码)、烧杯。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小新和小杨同学分别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请在方案中的空白处填空:
方案一:(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食用油,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食用油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3)再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
(4)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
方案二:(1)将天平置于水平台后,立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装有适量食用油的烧杯的总质量m1;
(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
(4)测出烧杯及剩下食用油的总质量m2;
(5)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________________。
(评估与交流)请分别找出两种方案中的不足之处:
方案一:_______________,
该测量方案导致测量结果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
该测量方案导致测量结果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小新和小杨同学分别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请在方案中的空白处填空:
方案一:(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食用油,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食用油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3)再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
(4)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
方案二:(1)将天平置于水平台后,立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装有适量食用油的烧杯的总质量m1;
(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
(4)测出烧杯及剩下食用油的总质量m2;
(5)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________________。
(评估与交流)请分别找出两种方案中的不足之处:
方案一:_______________,
该测量方案导致测量结果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
该测量方案导致测量结果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把少量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盛有水的试管里,振荡试管,发现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然后取出少量溶液滴入氯化铁溶液,出现红褐色絮状沉淀。关于这两个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为物理变化 |
B.均为化学变化 |
C.前者为物理变化,后者为化学变化 |
D.前者为化学变化,后者为物理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