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性质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b._____。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小明选用A和C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收集完气体后,应先_____,再_____(填序号)
①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②将导管移出水槽
(4)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_____。(填字母),因为二氧化碳_____的性质。
(5)若要收集一整瓶二氧化碳气体,验满的方法是_____。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b._____。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小明选用A和C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收集完气体后,应先_____,再_____(填序号)
①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②将导管移出水槽
(4)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_____。(填字母),因为二氧化碳_____的性质。
(5)若要收集一整瓶二氧化碳气体,验满的方法是_____。
现有下列物质:A硫粉 B镁粉 C红磷 D铁丝 E木炭 F蜡烛
用序号填空:(1)燃烧时有火焰,并产生有害气体的是______;
(2)燃烧时火星四射的是______;
(3)燃烧后集气瓶内壁产生少量水滴的是______;
(4)燃烧能产生可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______;
(5)只能在纯氧中燃烧,但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是______。
用序号填空:(1)燃烧时有火焰,并产生有害气体的是______;
(2)燃烧时火星四射的是______;
(3)燃烧后集气瓶内壁产生少量水滴的是______;
(4)燃烧能产生可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______;
(5)只能在纯氧中燃烧,但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是______。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欲测定一待旅游开发的岩洞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假设内空气中不含除二氧化碳外的其他酸性气体)。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样。他们准备从岩洞的底部取样,请你设计用广口瓶从洞中取回一瓶空气样品的方法:___
(2)测定。用150mL的注射器从广口瓶中抽取100mL气样,按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若乙装置中NaOH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且实验结束后,量筒内水的体积为99mL,此数据是____的体积数(用序号填写)

A 二氧化碳 B 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 C 空气中除二氧化碳外的所有气体
(1)取样。他们准备从岩洞的底部取样,请你设计用广口瓶从洞中取回一瓶空气样品的方法:___
(2)测定。用150mL的注射器从广口瓶中抽取100mL气样,按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若乙装置中NaOH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且实验结束后,量筒内水的体积为99mL,此数据是____的体积数(用序号填写)

A 二氧化碳 B 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 C 空气中除二氧化碳外的所有气体
请同学们搭乘“化学地铁”畅游初中常见物质世界。如图所示,列车上的物质可与各站的对应物质发生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2号站”对应的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3号站”和“4号站”对应的物质均由三种元素组成且二者能发生化学反应。

(1)若列车上的物质为“稀盐酸”。列车途经“2号站”生成黄色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若列车上的物质为“氢氧化钙溶液”,列车途经“2号站”和“3号站”时均出现了白色沉淀。则“2号站”对应的物质是____。(填化学式)

(1)若列车上的物质为“稀盐酸”。列车途经“2号站”生成黄色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若列车上的物质为“氢氧化钙溶液”,列车途经“2号站”和“3号站”时均出现了白色沉淀。则“2号站”对应的物质是____。(填化学式)
有六种途径可以制得氧气,如图所示:

(1)途径A、B、C、E、F的基本反应类型都属于___________反应。
(2)__________(填序号)途径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3)为了使A、F两种途径更快地制取氧气,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氧气,收集完毕,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然后再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1)途径A、B、C、E、F的基本反应类型都属于___________反应。
(2)__________(填序号)途径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3)为了使A、F两种途径更快地制取氧气,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氧气,收集完毕,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然后再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基础上,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设计玻璃棒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所示,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发现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在集气瓶里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白磷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40℃),并在酒精灯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按图示装置把集气瓶中的空气密封起来,把长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磷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注:集气瓶内的长导管已伸到了瓶底)
③用力把预先足够加热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________。(注:白磷与红磷燃烧的产物相同)
④待白磷燃烧熄灭后,稍加振荡,白烟消失。
⑤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c。
⑥根据a、b、c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集气瓶中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2)请在步骤③中的“________”上写上相应的实验现象。
(3)若实验非常成功,当c为500 mL,
,则
________
(4)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实施和实验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小于理论值的是________
①白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耗尽;
②用等质量的蜡烛代替白磷完成本次实验;
③装置气密性不好

①如图所示,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发现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在集气瓶里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白磷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40℃),并在酒精灯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按图示装置把集气瓶中的空气密封起来,把长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磷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注:集气瓶内的长导管已伸到了瓶底)
③用力把预先足够加热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________。(注:白磷与红磷燃烧的产物相同)
④待白磷燃烧熄灭后,稍加振荡,白烟消失。
⑤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c。
⑥根据a、b、c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集气瓶中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2)请在步骤③中的“________”上写上相应的实验现象。
(3)若实验非常成功,当c为500 mL,


(4)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实施和实验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小于理论值的是________
①白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耗尽;
②用等质量的蜡烛代替白磷完成本次实验;
③装置气密性不好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若要验证c试管口出来的气体为氧气,检验方法:_____。
(2)若b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a处的现象是_____。

(1)若要验证c试管口出来的气体为氧气,检验方法:_____。
(2)若b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a处的现象是_____。
小金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用电子天平和量筒准确测量出表中
和V。(实验中操作正确,
的密度为
)

(1)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和
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为:_____ 。
(3)每次实验结束后,小金在拆卸装置时总能闻到刺激性气味。他将加热后剩余固体中的
分离并测量其质量,发现总小于加热前
的质量。查阅资料后发现,一般认为加热
和
混合物的反应过程如下:
第1步:
第2步:
第3步:
写出加热后剩余固体中MnO2质量小于加热前MnO2质量的原因_____ 。




(1)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3)每次实验结束后,小金在拆卸装置时总能闻到刺激性气味。他将加热后剩余固体中的




实验序号 | 1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量筒内收集气体的体积![]() | | | |
第1步:

第2步:

第3步:

写出加热后剩余固体中MnO2质量小于加热前MnO2质量的原因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白色五氧化二磷气体 |
C.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 |
D.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如图所示两个实验。已知所用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

①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②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可观察到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
③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24mL
④实验取用铜丝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
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1/5体积的氧气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

①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②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可观察到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
③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24mL
④实验取用铜丝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
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1/5体积的氧气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
A.2个 | B.3个 |
C.4个 | D.5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