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性质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鉴别的是()
A.HCl CuSO4KNO3Na2SO4 |
B.FeCl3HCl NaCl NaOH |
C.CaCl2 K2CO3 HCl (NH4)2CO3 |
D.NaNO3Na2SO4HCl H2SO4 |
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一组离子是()
A.Cu2+、SO42﹣、H+ |
B.Cl﹣、NH4+、OH﹣ |
C.Ba2+、SO42﹣、NO3﹣ |
D.Na+、K+、NO3﹣ |
某溶液中含有Na+、H+、Cl―、
,欲证明两种阴离子确实存在,实验的最佳方案是:先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 溶液至完全沉淀;再取上层清液滴加 溶液,又出现白色沉淀,则可得出结论。

某样品为Cu和CuO的混合物,为测定样品中CuO的含量,甲、乙、丙、丁四位学生用同一种样品分别进行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求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
(2)求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
物质质量学生 | 甲 | 乙 | 丙 | 丁 |
所取固体样品的质量(g) | 30 | 25 | 20 | 20 |
加入硫酸溶液的质量(g) | 100 | 100 | 100 | 120 |
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 | 22 | 17 | 12 | 12 |
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求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2)求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下列变化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蓝色硫酸铜晶体在干燥空气中缓慢风化变成白色 |
B.硫酸铜晶体能溶于水而不溶于乙醇 |
C.蓝色硫酸铜晶体投入98%硫酸中后变成白色 |
D.白色无水硫酸铜投入95%乙醇中会变成蓝色 |
下列物质的化学名称与俗名,对应错误的是()
A.汞——水银 |
B.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 |
C.碳酸氢钠——小苏打 |
D.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 |
某混合溶液可能含Na2SO4、Na2C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溶质,为验证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混合溶液的溶质中一定有 。
(2)无色气体的化学式 ,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按该加入试剂的顺序,不能验证的物质是 ,原因是 。改变上述三步中所用三种试剂的滴加顺序,可以验证是否有这种物质,则这三种试剂滴加的顺序依次为 (填写序号),加入过量盐酸时一定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

(1)混合溶液的溶质中一定有 。
(2)无色气体的化学式 ,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按该加入试剂的顺序,不能验证的物质是 ,原因是 。改变上述三步中所用三种试剂的滴加顺序,可以验证是否有这种物质,则这三种试剂滴加的顺序依次为 (填写序号),加入过量盐酸时一定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
氢氧化钠(NaOH)和氢氧化钙[Ca(OH)2]是常见的碱,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暴露在空气中都会变质生成某一类盐,该类盐的阴离子符号是 。
(2)长期不合理使用化肥(例如使用硫酸铵)会使土壤酸化(含有硫酸),熟石灰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久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会生成一种盐类杂质,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时会产生无色气体.生成这种杂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剂,溶液会变 。
(4)农业生产中常用氢氧化钙和硫酸铜配置波尔多液来防治果树的霉叶病等,配制波尔多液时 (填“能”或“不能”)用铁制容器。
(5)氢氧化钠常用来干燥某些气体,其干燥原理是 。
(1)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暴露在空气中都会变质生成某一类盐,该类盐的阴离子符号是 。
(2)长期不合理使用化肥(例如使用硫酸铵)会使土壤酸化(含有硫酸),熟石灰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久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会生成一种盐类杂质,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时会产生无色气体.生成这种杂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剂,溶液会变 。
(4)农业生产中常用氢氧化钙和硫酸铜配置波尔多液来防治果树的霉叶病等,配制波尔多液时 (填“能”或“不能”)用铁制容器。
(5)氢氧化钠常用来干燥某些气体,其干燥原理是 。
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
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
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
某同学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取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然后逐渐滴入稀硫酸,测得溶液的pH及颜色变化情况如下表。
(1)从上表中获得的信息有:紫色石蕊溶液遇碱变蓝色,遇酸变红色。请再写出2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加入7 mL稀硫酸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滴入稀硫酸的体积/mL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pH | 13.0 | 12.8 | 12.5 | 12.2 | 7.0 | 2.0 | 1.7 | 1.6 |
溶液颜色 | 蓝色 | 紫色 | 红色 |
(1)从上表中获得的信息有:紫色石蕊溶液遇碱变蓝色,遇酸变红色。请再写出2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加入7 mL稀硫酸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