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性质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___.
(2)取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
(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___.
(2)取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
衣服沾上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 ,直接用水很难洗净.要除去白色衬衣上的铁锈,你认为比较适宜的液体是
A.白醋 | B.食盐水 | C.酒精 | D.洗洁精 |
小明同学在协助老师清理实验室时,发现有一瓶碳酸钠和氯化钠组成的混合液。他想测定该溶液中碳酸钠和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此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取该混合液100g,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当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40g、80g、120g时,生成气体的质量如表(气体的溶解度忽略不计).
(实验2):另取该溶液100g,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的pH=7,然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测得实验数据见图。

(实验中涉及的反应原理有:
Na2CO3+2HCl=2NaCl+CO2↑+H2O
NaCl+AgNO3=AgCl↓+NaNO3)
(1)实验1中,第二组数据m为______g
(2)分析表中数据,写出判断第二组实验中稀盐酸已完全反应的理由______。
(3)原混合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
(实验1):取该混合液100g,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当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40g、80g、120g时,生成气体的质量如表(气体的溶解度忽略不计).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稀盐酸的质量/g | 40 | 80 | 120 |
生成气体的质量/g | m | 3.3 | 4.4 |
(实验2):另取该溶液100g,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的pH=7,然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测得实验数据见图。

(实验中涉及的反应原理有:
Na2CO3+2HCl=2NaCl+CO2↑+H2O
NaCl+AgNO3=AgCl↓+NaNO3)
(1)实验1中,第二组数据m为______g
(2)分析表中数据,写出判断第二组实验中稀盐酸已完全反应的理由______。
(3)原混合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
小乐将铁粉和硫粉以适当的质量比混合,堆放在石棉网上,然后用烧红的玻璃棒一端接触混合物,等部分混合物迅速变红热状态后,撤离玻璃棒,反应能继续进行,直至全部混合物都呈红热的状态,冷却后得到一种黑色固态物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参与反风的我和的都成于会的原道。从他的自同任的 |
B.混合物有红热现象,可作为此变化是化学变化的证据 |
C.反应需要用红热的玻璃棒加热,说明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
D.用磁铁吸引可以证实反应中铁已从游离态变成化合态 |
宋代著名的医学家宋慈编写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之一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 | B.X为![]() |
C.反应中![]() ![]() | D.反应前后,银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改变 |
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Na2O2)作为供氧剂。为了探究其反应原理,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在常温下与水、二氧化碳反应分别生成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氧气。
[设计实验]小南同学想通过下图所示装置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并验证反应产物。
(1)C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
(2)通过上述实验,明明同学认为Na2O2与CO2反应除了生成Na2CO3和O2,还有可能生成NaHCO3。你认为他的结论正确吗?理由是___。
写出 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请说说呼吸面具或潜水艇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的最大的是优点____。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在常温下与水、二氧化碳反应分别生成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氧气。
[设计实验]小南同学想通过下图所示装置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并验证反应产物。

(1)C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
(2)通过上述实验,明明同学认为Na2O2与CO2反应除了生成Na2CO3和O2,还有可能生成NaHCO3。你认为他的结论正确吗?理由是___。
写出 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请说说呼吸面具或潜水艇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的最大的是优点____。
中国梦·小康梦。下图是我县标志性道路“中都南门大街”共有双向4车道和两个宽两米的绿化带,行车道路总宽度36米,整个大街南5公里设有两排风能光能一体节能照明系统,十分宏伟壮观。关于太阳能路灯所用材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铝合金灯柱属于金属材料 |
B.灯泡中填充氮气做保护气 |
C.硅电池板中的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D.透明的塑料灯罩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 |
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
和
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已知溶液甲是蓝色。

(1)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时________(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
(2)原混合溶液的质量比溶液甲的质量________(填“大”“小”或“无法判断”)。



(1)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时________(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
(2)原混合溶液的质量比溶液甲的质量________(填“大”“小”或“无法判断”)。
已知铁放置在硫酸铜溶液中会发生化学反应,会产生硫酸亚铁和金属铜,硫酸亚铁溶于水。
(1)如图1,A、B、C三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理由是_____。

(2)针对上图A存在的一些不足,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2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变化的实验,用凸透镜会聚光线使白磷燃烧,上述装置改进的优点是_____。
(1)如图1,A、B、C三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理由是_____。

(2)针对上图A存在的一些不足,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2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变化的实验,用凸透镜会聚光线使白磷燃烧,上述装置改进的优点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