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性质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某同学听了老师的介绍后得知石蕊是从地衣植物中提取得到的蓝色色素。他由此想到家里的各类花中也含有类似的色素,因而想试试这些花遇到酸性或碱性物质是否会变色。他从家庭常见物品中选取不同酸碱性的物质来测试,你认为他的选择有错的是( )
A.酸性物质:食醋、桔子汁 |
B.中性物质:自来水、雪碧 |
C.碱性物质:肥皂水、苏打溶液 |
D.中性物质:蒸馏水、食盐水 |
某探究小组的同学用H2SO4、Na2CO3、NaOH、BaCl2四种溶液进行“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及应用”的实验探究。
(1)将四种溶液两两混合,若用H2SO4与另三种溶液分别混合:
①实验中,能直接观察到说明H2SO4与Na2CO3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证据是: 。
②实验中的H2SO4与NaOH混合“无明显现象”,但实际上发生了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同理,H2SO4与BaCl2发生了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实质是 。由此同学们总结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
(2)若将原四种溶液混合反应后过滤,滤液经检验呈碱性且不含Ba2+、SO42—,取滤液少量,加入BaCl2溶液,无沉淀产生,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则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
(1)将四种溶液两两混合,若用H2SO4与另三种溶液分别混合:
| Na2CO3 | NaOH | BaCl2 |
H2SO4 | | | |
①实验中,能直接观察到说明H2SO4与Na2CO3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证据是: 。
②实验中的H2SO4与NaOH混合“无明显现象”,但实际上发生了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同理,H2SO4与BaCl2发生了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实质是 。由此同学们总结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
(2)若将原四种溶液混合反应后过滤,滤液经检验呈碱性且不含Ba2+、SO42—,取滤液少量,加入BaCl2溶液,无沉淀产生,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则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
类推是学习科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
①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②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③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④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①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②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③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④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只有①④ |
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为:①NaOH、②CuSO4、③MgCl2、④Na2SO4,不用其他任何试剂而要将它们一一检验出来的正确顺序是()
A.③①②④ | B.②③④① | C.②①③④ | D.①③②④ |
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不完全一致的是()
A.碳酸钠、纯碱、Na2CO3 | B.氢氧化钠、烧碱、NaOH |
C.氧化钙、生石灰、CaO | D.氢氧化钙、石灰石、Ca(OH)2 |
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碱盐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作为该小组成员一起来解决下列问题:
(1)小红同学从某一欠收农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样品,如果检测结果呈酸性,从经济和可行方面考虑,那么要改良此土壤的酸性,应向农田里施加 .
(2)小红同学用下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I.依据反应④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II.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 (填序号)
a.Na2CO3b.HCl c.FeCl3d.Ba(NO3)2
(1)小红同学从某一欠收农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样品,如果检测结果呈酸性,从经济和可行方面考虑,那么要改良此土壤的酸性,应向农田里施加 .
(2)小红同学用下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I.依据反应④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II.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 (填序号)
a.Na2CO3b.HCl c.FeCl3d.Ba(NO3)2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分别将它们溶于水 |
B.制取Cu(OH)2:将Ba(OH)2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后过滤 |
C.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
D.鉴定溶液中含SO42-:加入过量盐酸,无沉淀生成,再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用量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所选试剂及用量 |
A | 碳酸钠 | 氯化钾 | 适量的水 |
B | 盐酸 | 硫酸 | 适量氯化钡溶液 |
C | 氧化钙 | 碳酸钙 | 适量稀盐酸 |
D | 氯化钾溶液 | 稀盐酸 | 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
A.A | B.B | C.C | D.D |
我们可以利用物质与物质间的反应制造出新的物质。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CuCl2→Cu | B.Ba(OH)2→NaOH |
C.NaNO3→NaCl | D.H2SO4→HCl |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铁钉溶于稀盐酸:2Fe 十6HCl = 2FeCl3十3H2↑ |
B.鸡蛋壳放入稀盐酸中产生气泡: CaCO3 + 2HCl =CaCl + H2O+ CO2↑ |
C.精制石油时,用氢氧化钠中和过量稀硫酸: NaOH + H2SO4=Na2SO4+ H2O |
D.用石灰乳刷墙,墙壁变得又白又硬: CO2+ Ca ( OH )2= CaCO3↓+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