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铁钉溶于稀盐酸:2Fe 十6HCl = 2FeCl
3
十3H
2
↑
B.鸡蛋壳放入稀盐酸中产生气泡: CaCO
3
+ 2HCl =CaCl + H
2
O+ CO
2
↑
C.精制石油时,用氢氧化钠中和过量稀硫酸: NaOH + H
2
SO
4
=Na
2
SO
4
+ H
2
O
D.用石灰乳刷墙,墙壁变得又白又硬: CO
2
+ Ca ( OH )
2
= CaCO
3
↓+H
2
O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1-20 04:51: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小明对生锈废铁片中铁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小明称取 33g 废铁片放入特制容器中,缓慢加入39.2%的稀硫酸,直到反应完全(假设废铁片只有Fe、Fe
2
O
3
与稀硫酸反应,而且硫酸先与表面的铁锈发生反应),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1)与铁锈反应的H
2
SO
4
溶液中的溶质是
克;
(2)废铁片中铁单质的质量是多少?
(3)未生锈前铁片的质量为多少克?
同类题2
2011年3月10日,某市化工企业发生了氢氟酸泄漏事件,经过现场处理,泄漏得到了控制。氢氟酸是氟化氢(HF)气体的水溶液,呈酸性,且有剧毒性和腐蚀性,当氢氟酸少量泄漏时,可用砂土和干燥熟石灰的混合物处理。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氢氟酸的pH
7(选填“>”、“=”或“<”);
(2)剧毒性和腐蚀性属于氢氟酸的
性质(选填“物理”或“化学”)
(3)写出氢氟酸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同类题3
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右边试管中液体A滴入与固体B接触。若左边试管中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则可能是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是
A.水和氯化钠
B.水和生石灰
C.稀盐酸与氧化铜
D.稀硫酸和铜
同类题4
小明同学在学习“常见的酸”这一课时,观察到了老师在课堂上做的黑色氧化铜粉末与稀盐酸溶液反应加热后溶液变成了黄绿色,这与含铜离子的溶液颜色为蓝色的现象不符,小明对此现象产生了疑问,并设计了实验探究为什么氯化铜溶液会出现黄绿色。
一、提出问题: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为何得到黄绿色溶液?
二、建立假设:
假设1:加热后液体温度较高,导致氯化铜溶液变成黄绿色。
假设2: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铜溶液都是蓝色的,可能是氯离子影响了溶液的颜色。
假设3:(1)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设计并进行实验:取3支试管编号1、2、3,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氧化铜粉末和稀盐酸溶液加热反应,得到3支黄绿色的氯化铜溶液。
取试管1,待其冷却后发现溶液颜色(2)____________________。
取试管3,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稀释,观察溶液的颜色。
四、实验结果及结论:
小明发现,试管1中溶液仍为黄绿色,试管2中溶液变为蓝色,试管3中溶液变为蓝色,于是他得出结论:(3)______________。
五、反思: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当遇到实际现象与我们的预期的不一致时,我们应该(4)_____(多选)
A、认真思考,设计实验去探索现象背后的原因。
B、书本上的都是对的,不必去理会。
C、对书本涉及到的知识点提出质疑,并且去探索。
同类题5
科学小组的同学对模拟湿法炼铜实验中得到的铁、铜固体混合物进行含量测定。称取10克固体混合物置于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溶液,记录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
(1)10克固体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
_______
克。
(2)所用稀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__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常见的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