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瓶内装有某种溶液,小敏用口将气球吹满后,将气球套入锥形瓶的瓶口,如图所示。
经一段时间后,气球内的部分气体被溶液吸收,使气球的体积略微变小,则锥形瓶内所盛
装的溶液最有可能是(  )
A.盐酸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稀硫酸D.食盐水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我市地处沿海,具备天然利用海水资源的优势,某企业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生产氯气、烧碱等重要化工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小芳、小敏对该厂生产的烧碱样品的组成及含量进行如下探究:
(1)提出问题:烧碱样品中含有哪些杂质?
建立假设:假设一:在反应中可能有少量的氯化钠没有反应,可能含有NaCl;
假设二:可能含有Na2CO3,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进行实验:小芳根据下述步骤进行实验,并进行了相关记录。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步骤1:①取适量烧碱样品置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试管外壁发热
原因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步骤2:②向①所得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产生气泡,且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碳酸钠
步骤3:③向②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样品中还含有的杂质是氯化钠
 
交流与讨论:
小敏同学提出步骤2中实验现象并不完整,你认为步骤2中完整的实验现象应该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讨论,他们还对步骤3的结论提出异议,对步骤3 的结论你同意吗,为什么?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该烧碱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呢?小敏同学设计探究方案后进行实验并测得数据如下:

请你利用小敏同学测得的数据计算烧碱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经过讨论论证他们认为该探究方案还不够严密,会导致测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填“偏大”或“偏小”),支持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芳看到妈妈炒的一盘紫色高丽菜的菜汁呈紫色,后来因为掺了醋变成了红色,在洗盘子时遇到碱性洗涤剂变成黄绿色。下列也能使紫色高丽菜汁呈现黄绿色的物质是()
A.橘子汁
B.牙膏水
C.食盐水
D.酱油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固体可能由MgCl2、NaOH、BaCl2、Na2SO4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取少量该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搅拌后,观察到有白色不溶物存在;再向烧杯中滴加酸溶液。根据加酸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绘制图像,请结合图像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加水后得到的液体中含有OHˉ
B.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OH)2或BaSO4
C.原固体中不可能含有三种物质
D.酸溶液一定不能为稀H2SO4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发生了变质,固体是NaOH Na2CO3的混合物。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计算其变质程度,称取10.6g 该固体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得到数据如下表:
样品质量
反应前总质量
反应后总质量
10.6克
148.5克
146.3克
 
(1)列式计算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
(2)请你分析,一定质量的NaOH固体,变质前后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变质前消耗盐酸的量_________变质后消耗盐酸的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当前题号:5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确定其组成,小杨设计出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请回答:

(1)写出步骤④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中的现象,还不能确定原固体粉末的组成,请在原实验步骤的基础上,对上述方案中的哪一种试剂作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描述相应的实验现象及结论,以确定固体粉末的组成。
现象
结论:固体粉末的组成(填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固体粉末中含有Na2CO3和NaCl
如果产生气体,沉淀部分溶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下列离子能在pH = 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SO42-、Fe3+、Na+、Cl-B.K+、SO42-、Ba2+、NO3-
C.Cl-、K+、SO42-、Na+D.K+、Cl-、CO32-、Na+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同学研究温度和pH对某酶对反应催化作用速率的影响,得到如下图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5℃左右,最适pH为8
B.当pH为8时,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和酶浓度
C.随pH升高,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也逐渐升高
D.当pH为任何一固定值时,实验结果都可以证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黑火药是由硫磺、硝石(主要成分是硝酸钾)和木炭等成分组成的,其爆炸原理可表示为:S+2KNO3+3C点燃K2S +N2↑+3X↑,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是一种复合肥料
B.氮气和木炭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生成的“X”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烧杯A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石蕊试液;在烧杯B中装入10mL浓盐酸,然后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溶液罩在一起(如图所示)。过几分钟后,可以观察到烧杯A中液体变成 色。请写出由该实验可知(浓)盐酸具有的一条性质: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