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性质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黄瓜中富含维生素C,其分子结构如图。维生素c的化学式 。维生素C在pH<5的环境中较稳定,为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黄瓜在烹饪时应加入少量的 。维生素C片保存时,应注意避热、避光、密封,请你据此推测维生素c的化学性质 。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相关知识,“——”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或溶液)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的问题:

(1)写出X、Y可能的一种化学式:X ;Y ;
(2)②反应的反应基本类型是 反应。

(1)写出X、Y可能的一种化学式:X ;Y ;
(2)②反应的反应基本类型是 反应。
一包混有杂质的Na2CO3,其杂质可能是Ba(NO3)2、KCl、NaHCO3中的一种或几种,今取10.6克样品,溶于水得澄清溶液,另取10.6克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4克CO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样品中含有KCl,无NaHCO3 |
B.样品中含有NaHCO3,无KCl |
C.样品中含有NaHCO3也有Ba(NO3)2 |
D.样品中混有KCl也有NaHCO3 |
下表所列实验设计及操作,其现象足以说明结论的是( )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取某氢氧化钠溶液样品防入试管中,再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 | 没有汽泡冒出 | 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没有变质 |
B | 将浓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石灰水始终未浑浊 | 该石灰水一定变质 |
C | 向滴有酚酞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 | 红色褪去 | 氢氧化钠与盐酸一定发生了反应 |
D | 将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 | 试管内液面上升 |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反应 |
A.A | B.B | C.C | D.D |
实验室有一包白色物质,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钾、氯化钡、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小明同学现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取少量白色固体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得沉淀和无色溶液。
第二步:向所得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分解并有气体产生,再过滤,滤液无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描述,你认为白色固体中硫酸钾 ,碳酸钠 ,氯化钡 ,氯化钠 (均选填“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或“可能存在”)。
第一步:取少量白色固体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得沉淀和无色溶液。
第二步:向所得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分解并有气体产生,再过滤,滤液无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描述,你认为白色固体中硫酸钾 ,碳酸钠 ,氯化钡 ,氯化钠 (均选填“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或“可能存在”)。
实验盒中有7种没有标签的溶液,
老师让化学实验小组同学鉴别这些溶液。
(1)调查研究:①实验盒中记录单上登记的7种溶液是:KMnO4、Na2CO3、CuSO4、NaCl、Ca(OH)2NaOH和稀盐酸,其中有颜色的是______________ 溶液。
②查阅资料: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③研究方式:从5种无色溶液中任意取出4种为一组进行鉴别。这样的组合共有一组。
(2)提出假设:同学们从5种无色溶液中取出4种,贴上A、B、C、D标签,并且假设这一组溶液可能是Na2CO3、NaCl、Ca(OH)2和稀盐酸。
(3)实验探究:同学们按以下步骤进行鉴别。
第一步: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的A、B、C、D溶液,然后依次加入少量盐酸,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实验结论:C是_______ 溶液。
第二步:依据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从长颈漏斗加入盐酸,可以观察到C溶液中有气泡产生,A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B、D溶液均无明显变化。实验解释:A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三步:取少量B溶液倒入蒸发皿,加热,闻到有刺激性气味,停止加热。再取少量D溶液倒入另一蒸发皿,加热,有白色固体析出,停止加热。实验结论:B是稀盐酸,D是NaCl溶液。
经过上述三步实验,同学们认为第5种无色溶液是NaOH溶液。
(4)实验反思:老师引导同学们讨论了上述实验探究过程,进行了全面反思。
①老师指出:实验结论仍有不确定性。不能确定的是_________ 溶液;其鉴别方法是_______ 。
②老师提示:鉴别出C溶液后,不需外加试剂,就可以简便地鉴别出A、B溶液。请完成右边实验报告___________ 。
老师让化学实验小组同学鉴别这些溶液。
(1)调查研究:①实验盒中记录单上登记的7种溶液是:KMnO4、Na2CO3、CuSO4、NaCl、Ca(OH)2NaOH和稀盐酸,其中有颜色的是
②查阅资料: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③研究方式:从5种无色溶液中任意取出4种为一组进行鉴别。这样的组合共有一组。
(2)提出假设:同学们从5种无色溶液中取出4种,贴上A、B、C、D标签,并且假设这一组溶液可能是Na2CO3、NaCl、Ca(OH)2和稀盐酸。
(3)实验探究:同学们按以下步骤进行鉴别。
第一步: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的A、B、C、D溶液,然后依次加入少量盐酸,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溶液 | A | B | C | D |
加入盐酸后的现象 | 无明显变化 | 无明显变化 | 有气泡产生 | 无明显变化 |

实验结论:C是
第二步:依据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从长颈漏斗加入盐酸,可以观察到C溶液中有气泡产生,A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B、D溶液均无明显变化。实验解释:A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第三步:取少量B溶液倒入蒸发皿,加热,闻到有刺激性气味,停止加热。再取少量D溶液倒入另一蒸发皿,加热,有白色固体析出,停止加热。实验结论:B是稀盐酸,D是NaCl溶液。
经过上述三步实验,同学们认为第5种无色溶液是NaOH溶液。
(4)实验反思:老师引导同学们讨论了上述实验探究过程,进行了全面反思。
①老师指出:实验结论仍有不确定性。不能确定的是
②老师提示:鉴别出C溶液后,不需外加试剂,就可以简便地鉴别出A、B溶液。请完成右边实验报告

初中化学中物质鉴别与除杂是非常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对物质转化规律的掌握程度,下面请同学仔细思考并解答下面两个小题:
① FeCl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稀HCl,欲除去稀HCl,可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桌上有四瓶无色溶液,只知是稀HCl、Na2SO4、Na2CO3、NaOH溶液中的各一种,小明欲借助下列试剂的一种将四瓶无色溶液鉴别出来,你认为可行的有_____(填代号)。
①BaCl2溶液 ②Ca(OH)2溶液 ③酚酞试液 ④石蕊试液
① FeCl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稀HCl,欲除去稀HCl,可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桌上有四瓶无色溶液,只知是稀HCl、Na2SO4、Na2CO3、NaOH溶液中的各一种,小明欲借助下列试剂的一种将四瓶无色溶液鉴别出来,你认为可行的有_____(填代号)。
①BaCl2溶液 ②Ca(OH)2溶液 ③酚酞试液 ④石蕊试液
我国“第一夫人”彭丽媛首次出访就配戴了浙江的“阮仕珍珠” 耳环,这吸引了公众的高度关注。珍珠粉是由珍珠经加工制成的白色粉末,是重要的药品、化妆品原料。但市场上出现的假珍珠粉外观上与真珍珠粉差不多,肉眼往往无法辨别它们。
(提出问题)珍珠粉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真假珍珠粉的差别在哪里?
(做出猜想)小明:含有碳酸钙;小华:含有蛋白质; 小芳:含有碳酸钙和蛋白质
(实验1)为了确认珍珠粉的组成,他们进行了下列实验:

操作一:分别取真假珍珠粉各少许置于两只试管中,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迅速塞紧橡皮塞,将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石灰水中,观察发现:试管a中均有气泡产生;试管b中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结论:都含有碳酸盐;
操作二:分别取真假珍珠粉少许置于铁片上灼烧,发现前者能闻到烧焦羽毛气味;后者未闻到烧焦羽毛气味,由此可得出结论:假珍珠粉中不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小芳的猜想成立。
(提出问题2)真假珍珠粉中碳酸钙的含量有差别吗?
(实验2)各取5g真假珍珠粉各稍许,置于下列实验装置中(稀盐酸足量)。测定生成气体体积数据如下:
回答相关问题:
(1)量气管点上端加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数据可知:真珍珠粉中碳酸钙的含量__________假珍珠粉(填“>”、“<”、“=”)。
(提出问题)珍珠粉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真假珍珠粉的差别在哪里?
(做出猜想)小明:含有碳酸钙;小华:含有蛋白质; 小芳:含有碳酸钙和蛋白质
(实验1)为了确认珍珠粉的组成,他们进行了下列实验:

操作一:分别取真假珍珠粉各少许置于两只试管中,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迅速塞紧橡皮塞,将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石灰水中,观察发现:试管a中均有气泡产生;试管b中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结论:都含有碳酸盐;
操作二:分别取真假珍珠粉少许置于铁片上灼烧,发现前者能闻到烧焦羽毛气味;后者未闻到烧焦羽毛气味,由此可得出结论:假珍珠粉中不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小芳的猜想成立。
(提出问题2)真假珍珠粉中碳酸钙的含量有差别吗?
(实验2)各取5g真假珍珠粉各稍许,置于下列实验装置中(稀盐酸足量)。测定生成气体体积数据如下:
样品种类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假珍珠粉样品(ml) | 110.50 | 110.28 | 110.05 |
真珍珠粉样品(ml) | 103.82 | 103.16 | 102.82 |
回答相关问题:
(1)量气管点上端加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数据可知:真珍珠粉中碳酸钙的含量__________假珍珠粉(填“>”、“<”、“=”)。
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称和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氧化铁、铁锈、Fe3O4 | B.氢氧化钙、生石灰、Ca(OH)2 |
C.纯碱、烧碱、Na2CO3 | D.硫酸铜晶体、胆矾、CuSO4·5H2O |
可一次将AgNO3、Na2CO3、MgCl2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来的试剂是()
A.稀盐酸 | B.NaCl溶液 | C.Na2SO4溶液 | D.HNO3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