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识别生物与非生物
- 生物的基本特征
- + 显微镜的使用
-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 常见的脊椎动物
- 孢子植物
- 种子植物
- 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
-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 动物的分类
- 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 物种多样性的保护
- 植物的分类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显微镜的使用和临时装片的制作都是科学学习的重点。根据图1~4分析回答问题:

(1)图1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若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1右所示,则制作装片步骤中最可能有问题的是(_____)
(2)图1实验中的染色剂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实验很失败,完整的口腔上皮细胞一个都没看到,造成他实验失败的原因中可能的是____________。
(4)图2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番茄果肉细胞,要将左图转换为图,需采用A~G中的哪几个步骤并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次实验过程中,从视野上看,某物像从左往右运动,则它实际运动的方向是______
(6)切洋葱时,会闻到一种辣味该物质存在于图3中___________(填序号)内的____________中。
(7)小明用图4显微镜观察不经染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在视野中能清晰地看到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为了能够观套到液泡,此时应调节图4显微镜中____________(填序号),来_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小”)通光量

(1)图1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若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1右所示,则制作装片步骤中最可能有问题的是(_____)
(2)图1实验中的染色剂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实验很失败,完整的口腔上皮细胞一个都没看到,造成他实验失败的原因中可能的是____________。
(4)图2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番茄果肉细胞,要将左图转换为图,需采用A~G中的哪几个步骤并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
A.转动粗准焦螺旋 | B.转动细准焦螺旋 | C.将光圈调大 | D.转动转换器 | E.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 F.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
(6)切洋葱时,会闻到一种辣味该物质存在于图3中___________(填序号)内的____________中。
(7)小明用图4显微镜观察不经染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在视野中能清晰地看到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为了能够观套到液泡,此时应调节图4显微镜中____________(填序号),来_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小”)通光量
显微镜是科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关于显微镜的使用,请回答以下问题:

(1)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弱,应选择_____________ 。
A.大光圈 B.平面镜 C.小光圈 D.凹面镜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看到了一个小黑点,移动载玻片,小黑点不动,移动目镜,小黑点移动。由此可以判断小黑点可能在_______________上。
(4)把字形“
"正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字形应是(_____________)
A.
B.
C.
D. 
(5)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中甲转为乙所示的状况,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首先将玻片往___方向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

(6)如图所示,1、 2为物镜长度; 3、4为目镜长度; 5、6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切片距离大小。欲获得最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2、3、6 B.2、4、5
C.2、3、5 D.2、4、5

(1)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弱,应选择_____________ 。
A.大光圈 B.平面镜 C.小光圈 D.凹面镜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看到了一个小黑点,移动载玻片,小黑点不动,移动目镜,小黑点移动。由此可以判断小黑点可能在_______________上。
(4)把字形“

A.




(5)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中甲转为乙所示的状况,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首先将玻片往___方向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

(6)如图所示,1、 2为物镜长度; 3、4为目镜长度; 5、6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切片距离大小。欲获得最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2、3、6 B.2、4、5
C.2、3、5 D.2、4、5
小明同学用显微镜来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请你帮他来完成下列问题。
(1)下图是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图,正确的操作序是(__________)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
(2)小明在对光的过程中,看到视野如图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
A.放大倍数太低;B.光圈没对准通光孔;
C.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D.玻片标本没在通光孔上
(3)小明看到了清晰的物像,但物像的位置如图
,他向_____移动玻片才能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4)小明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调到很清晰后,叫几个同学围过来观察,却看到视野变暗了,并没有碰到显微镜啊!请你帮他分析原因是什么呢?__________
(1)下图是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图,正确的操作序是(__________)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
(2)小明在对光的过程中,看到视野如图

A.放大倍数太低;B.光圈没对准通光孔;
C.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D.玻片标本没在通光孔上
(3)小明看到了清晰的物像,但物像的位置如图

(4)小明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调到很清晰后,叫几个同学围过来观察,却看到视野变暗了,并没有碰到显微镜啊!请你帮他分析原因是什么呢?__________
小云同学利用课余时间采集到了课堂上要用的两种实验材料:材料(甲)洋葱、材料(乙)草履虫。实验室提供了显微镜、解剖器等工具,请回答有关小云做实验时的下列问题。
(1)在制作材料(甲)的临时装片时,步骤正确。若滴加清水过多,最可能导致的现象是____
A材料不易展平 B盖玻片漂浮 C容易产生气泡 D染色效果不佳
(2)在对光时,小云发现视野较暗,为了能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可以通过调节遮光器或选用________来达到目的。
(3)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对光结束后,将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此时需从侧面看着物镜,旋转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放下。从侧面看物镜的目的是____
A使物镜降到刚好可看清物像的高度
B使物镜降至适当高度,以便使被观察物恰好对准物镜
C防止物镜碰到玻片,造成损环。
D以上三项都是
(4)小云在观察自己做的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央发亮,周边有黑暗的圆圈。则该圆圈最可能是____
A污物 B细胞 C气泡 D无法确定
(5)若材料(乙)在视野中从视野的正上方往下运动,则实际上它的运动方向是_____
A向上 B向下 C向左 D向右
(6)小云在观察材料(甲)的表皮细胞时,发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若想看到清晰的细胞结构,比较合理的操作是________。
(7)当能清晰地看到材料(甲)的表皮细胞时,在未染色的情况下,视野内所见的表皮细胞的颜色应是_____
A绿色 B黄褐色 C几近透明 D淡蓝色
(8)小云先用目镜为5x,物镜为10x的镜头进行观察,他记录下了观察到的细胞数目a;在不移动标本的情况下,小云又用目镜为10x,物镜为10x的镜头进行观察,记录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b。请判断a和b数值的大小____
A a小于b B a大于b C a等于b D不一定
(1)在制作材料(甲)的临时装片时,步骤正确。若滴加清水过多,最可能导致的现象是____
A材料不易展平 B盖玻片漂浮 C容易产生气泡 D染色效果不佳
(2)在对光时,小云发现视野较暗,为了能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可以通过调节遮光器或选用________来达到目的。
(3)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对光结束后,将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此时需从侧面看着物镜,旋转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放下。从侧面看物镜的目的是____
A使物镜降到刚好可看清物像的高度
B使物镜降至适当高度,以便使被观察物恰好对准物镜
C防止物镜碰到玻片,造成损环。
D以上三项都是
(4)小云在观察自己做的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央发亮,周边有黑暗的圆圈。则该圆圈最可能是____
A污物 B细胞 C气泡 D无法确定
(5)若材料(乙)在视野中从视野的正上方往下运动,则实际上它的运动方向是_____
A向上 B向下 C向左 D向右
(6)小云在观察材料(甲)的表皮细胞时,发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若想看到清晰的细胞结构,比较合理的操作是________。
(7)当能清晰地看到材料(甲)的表皮细胞时,在未染色的情况下,视野内所见的表皮细胞的颜色应是_____
A绿色 B黄褐色 C几近透明 D淡蓝色
(8)小云先用目镜为5x,物镜为10x的镜头进行观察,他记录下了观察到的细胞数目a;在不移动标本的情况下,小云又用目镜为10x,物镜为10x的镜头进行观察,记录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b。请判断a和b数值的大小____
A a小于b B a大于b C a等于b D不一定
显微镜是科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关于显微镜的使用,请回答以下问题:
(1)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有______(填图中序号)。
(2)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弱,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
A.大光圈 B.平面镜 C.小光圈 D.凹面镜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看到了一个小黑点,移动载玻片,小黑点不动,移动目镜,小黑点移动。由此可以判断小黑点可能在_________________ 上。
(4)把字形“
”正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字形应是(______________)
A.
B.
C.
D. 
(5)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中甲转为乙所示的状况。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首先将玻片往__________方向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
(6)如图所示,1. 2为物镜长度: 3、4为目镜长度: 5、 6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切片距离大小,欲获得最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
A.2、3、6 B.2、4、6 C.2、3、5 D.2、4、5

(1)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有______(填图中序号)。
(2)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弱,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
A.大光圈 B.平面镜 C.小光圈 D.凹面镜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看到了一个小黑点,移动载玻片,小黑点不动,移动目镜,小黑点移动。由此可以判断小黑点可能在_________________ 上。
(4)把字形“

A.




(5)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中甲转为乙所示的状况。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首先将玻片往__________方向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
(6)如图所示,1. 2为物镜长度: 3、4为目镜长度: 5、 6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切片距离大小,欲获得最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

A.2、3、6 B.2、4、6 C.2、3、5 D.2、4、5
照明充分的情况下,在显微镜视野内可看清洋葱鳞茎表皮细胞无色的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此时应(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 B.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
C.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
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他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他想进一步观察镜头中的某个细胞,换到高倍镜后,重新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头后再对焦 |
B.换成高倍物镜后,他觉得光线太暗,然后移动显微镜方向寻找好的光线 |
C.用凹面镜、大光圈观察未染色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 |
D.他发现镜头有个污点,用擦镜纸擦拭镜头 |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科学观察需要工具,显微镜就是其中一种工具。
(1)实验室使用显微镜观察的顺序是:安放、________、放片、________和观察等。
(2)有一台显微镜中有目镜三个分别是5×、10、12.5×,物镜二个10×、40×,则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率为________倍,最小放大率为________倍。使用显微镜时一般先选用________(选填“高倍镜”或“低倍镜”),然后使用________(选填“高倍镜”或“低倍镜”)。在从低倍镜换用高倍镜时视野将________(选填“变亮”或“变暗”),细胞数目变________,细胞个体变________。
(3)观察字母“P”的装片,应用________眼(选填“左”或“右”)观察。如果观察到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想把物像调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________移动。(填“左下方”或“右上方”)
(1)实验室使用显微镜观察的顺序是:安放、________、放片、________和观察等。
(2)有一台显微镜中有目镜三个分别是5×、10、12.5×,物镜二个10×、40×,则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率为________倍,最小放大率为________倍。使用显微镜时一般先选用________(选填“高倍镜”或“低倍镜”),然后使用________(选填“高倍镜”或“低倍镜”)。在从低倍镜换用高倍镜时视野将________(选填“变亮”或“变暗”),细胞数目变________,细胞个体变________。
(3)观察字母“P”的装片,应用________眼(选填“左”或“右”)观察。如果观察到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想把物像调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________移动。(填“左下方”或“右上方”)
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要使图1转换成图2,下列操作中不需要的是( )


A.移动玻片 | B.转动转换器 |
C.转动粗准焦螺旋 | D.转动细准焦螺旋 |
小明学习细菌和真菌后,利用显微镜观察它们的形态结构,老师提供了青霉菌(一种真菌)和乳酸菌(一种细菌)作为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好临时装片后,在对光时始终无法得到明亮的视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2)乳酸菌和青霉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
(3)青霉素从青霉菌的分泌物中提取,可以抑制细菌生长,当细菌受到抗生素攻击时,有些细菌会产生抗药性,抗药性是细菌的一种性状,它是由细菌体内的__________________决定。
(1)制作好临时装片后,在对光时始终无法得到明亮的视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A.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 | B.选用的光圈太小 |
C.实验室光线太暗 | D.反光镜一直用凹面镜 |
(3)青霉素从青霉菌的分泌物中提取,可以抑制细菌生长,当细菌受到抗生素攻击时,有些细菌会产生抗药性,抗药性是细菌的一种性状,它是由细菌体内的__________________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