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观察技能
- 实验技能
- 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关于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普通温度计高 |
B.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在结构和原理上都相同 |
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而普通温度计不可以 |
D.体温计需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下端泡中,而普通温度计不用甩动,其液柱会自动下降 |
下列说法中,符合如图装置设计意图的是( )

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
②说明CO生成的产物是CO2
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环境的污染
④既说明CO有还原性、可燃性,又充分利用能源

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
②说明CO生成的产物是CO2
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环境的污染
④既说明CO有还原性、可燃性,又充分利用能源
A.①②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在学习中要不断总结,归纳发现规律,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标准状况下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密度和实验室收集方法如下表,通过比较找出规律:
(1)从“相对分子质量”和“标况下密度”两列,可归纳出:一般来说,气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标准状况下的密度越 ;
(2)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可采用向 排空气法收集。
(3)实验室制取的氨气(化学式为NH3),可推测知密度比空气 ,可用 法收集(氨气极易溶于水)。中.考.资.源.网
气体 | 相对分子质量 | 标况下密度(g/L) | 收集方法 |
空气 | 29 | 1.293 | 排水集气法 |
氧气 | 32 | 1.429 | 向上排空气法 |
二氧化碳 | 44 | 1.964 | 向上排空气法 |
氢气 | 2 | 0.089 | 向下排空气法 |
(1)从“相对分子质量”和“标况下密度”两列,可归纳出:一般来说,气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标准状况下的密度越 ;
(2)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可采用向 排空气法收集。
(3)实验室制取的氨气(化学式为NH3),可推测知密度比空气 ,可用 法收集(氨气极易溶于水)。中.考.资.源.网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_原理制成,右图甲图温度计示数是__________,乙图温度计示数是______________。

小明家有一包已经打开近一个月的面粉,怀疑不能再食用,可母亲说,面粉还是好的,为什么不能食用呢?小明决定对家中的面粉做一次新鲜度的检验,于是收集有关面粉变质的信息如下:
(1)久置的面粉由于空气中的氧气、水分和各种微生物的作用,会分解成醇和各种有机酸,导致 变质,变质的面粉中有机酸的含量增多。
(2)有机酸和盐酸一样可用NaOH溶液中和,根据面粉中酸的含量可以确定面粉是否新鲜或变质。
(3)如果要测定的面粉消耗的NaOH与同等质量的新鲜面粉消耗的NaOH相仿,说明是新鲜的,如果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是标准液的2.5倍以上,说明面粉已经变质,不能食用,若在2.5倍以下,则面粉不够新鲜,但还能食用。
实验步骤:
步骤一:取甲、乙两只均盛有40mL蒸馏水的锥形瓶,分别加入5克新鲜的面粉和5克待测的面粉,搅拌直至面粉液中不存在任何面团。
步骤二:在配好的面粉液中,分别加入3滴无色酚酞试液,此时,观察到锥形瓶中的液态物质不变色。
步骤三:用滴管向锥形瓶内逐滴加入0.02%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滴边振荡,直到氢氧化钠和有机酸恰好完全反应。分别记下消耗掉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10毫升和15毫升。
请你帮他解决一些问题:
(1)小明进行上述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家中面粉的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小明根据什么现象来判断氢氧化钠和有机酸恰好完全反应?______________;
(3)小明在实验时,自家面粉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是新鲜面粉消耗的1.5倍,他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久置的面粉由于空气中的氧气、水分和各种微生物的作用,会分解成醇和各种有机酸,导致 变质,变质的面粉中有机酸的含量增多。
(2)有机酸和盐酸一样可用NaOH溶液中和,根据面粉中酸的含量可以确定面粉是否新鲜或变质。
(3)如果要测定的面粉消耗的NaOH与同等质量的新鲜面粉消耗的NaOH相仿,说明是新鲜的,如果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是标准液的2.5倍以上,说明面粉已经变质,不能食用,若在2.5倍以下,则面粉不够新鲜,但还能食用。
实验步骤:
步骤一:取甲、乙两只均盛有40mL蒸馏水的锥形瓶,分别加入5克新鲜的面粉和5克待测的面粉,搅拌直至面粉液中不存在任何面团。
步骤二:在配好的面粉液中,分别加入3滴无色酚酞试液,此时,观察到锥形瓶中的液态物质不变色。
步骤三:用滴管向锥形瓶内逐滴加入0.02%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滴边振荡,直到氢氧化钠和有机酸恰好完全反应。分别记下消耗掉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10毫升和15毫升。
请你帮他解决一些问题:
(1)小明进行上述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家中面粉的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小明根据什么现象来判断氢氧化钠和有机酸恰好完全反应?______________;
(3)小明在实验时,自家面粉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是新鲜面粉消耗的1.5倍,他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全意识,是人类生存所必须具有的基本条件之一。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中,比较安全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地倒入水中 |
B.鉴别物质时,用嘴直接去品尝未知物质的味道 |
C.用氢氧化钠来治疗胃酸过多的病人 |
D.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盛有氧化铜的试管,再通氢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