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观察技能
- 实验技能
- 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左下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B”或“C”)。示数为________℃。右下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__℃。 

用盐酸可以清除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盐酸中主要有H2O分子、H+、Cl﹣.某研究小组为探究稀盐酸中的哪种粒子使氧化铁溶解,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得出了初步结论。
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表中的空格。
(2)是否需要做“向Fe2O3中加入水”的对比实验?为什么?________。
(3)写出盐酸清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表中的空格。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向盛有少量Fe2O3的试管中加入NaCl溶液,振荡 | 固体不溶解 | ________ |
(2)是否需要做“向Fe2O3中加入水”的对比实验?为什么?________。
(3)写出盐酸清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常含有少量的NaCl),课外探究小组为测定市售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设计思路:用空气将装置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缓缓吹入装置D中,利用装置D的质量变化测定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请结合实验装置和设计思路,回答下面问题:

(1)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撤出装置A,直接通入空气会导致实验结果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撤出装置A,直接通入空气会导致实验结果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小黄发现某薯片包装内的一个小袋,上面标有“成分:CaO、Fe;作用:防潮、防氧化;警告:禁止食用”等字样。撕开小袋,发现里面装的是固体粉末,大部分呈灰白色,少部分呈棕红色。经过初步分析成分,他认为棕红色粉末是Fe2O3,灰白色粉末中应该含有CaCO3和Fe。小黄想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判断,请你一同参与。
(实验目的)证实灰白色粉末中含有CaCO3和Fe
(实验设计)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预测与分析)
(1)若要证实灰白色粉末中含有CaCO3和Fe,仪器的连接顺序是①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2)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可证实样品成分中含有Fe;
(3)装置A 中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小黄的结论分析思路,灰白色粉末样品中应该还可以有别的成分,请你写出其中一种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
(实验目的)证实灰白色粉末中含有CaCO3和Fe
(实验设计)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预测与分析)
(1)若要证实灰白色粉末中含有CaCO3和Fe,仪器的连接顺序是①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2)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可证实样品成分中含有Fe;
(3)装置A 中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小黄的结论分析思路,灰白色粉末样品中应该还可以有别的成分,请你写出其中一种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
某公司生产出的纯碱产品中经检测只含有氯化钠杂质。为测定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0℃时,称取该产品样品26.5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溶液。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下图所示。

求:(1)生成CO2的质量
(2)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求出反应后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

求:(1)生成CO2的质量
(2)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求出反应后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
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A.人体感到适宜的气温约为37℃ | B.七年级科学课本的宽度约为18mm |
C.七年级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 D.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S |
下列仪器中,取用少量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_,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用作少量物体反应的容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烧杯 b.滴管 c.酒精灯 d.试管 e.药匙
a.烧杯 b.滴管 c.酒精灯 d.试管 e.药匙
用同一支温度计测0℃的水和0℃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的水温度高 |
B.0℃的冰水混合物温度高 |
C.两者温度相同 |
D.无法比较 |
小明同学自制了一支温度计,刻度在 0℃时水银柱长 5 厘米;在 100℃时水银柱长 25 厘米。用这支温度计去测一杯水时,水银柱长为 12 厘米。则这支温度计显示的读数为( )
A.28℃ | B.35℃ | C.48℃ | D.60℃ |
单位换算是我们学习科学测量时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A.5.6m=5.6m×100cm=560cm | B.56cm=56× 1/100m=0.56m |
C.560mm=560× 1/100=0.560m![]() | D.56dm=56dm× 1/10m=5.6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