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观察技能
- 实验技能
- 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A.油脂会使人发胖,不要食用油脂 |
B.铝制品易在表面形成氧化膜,铝壶要经常用清洁球清洗 |
C.冬季用煤取暧,为了防止煤气中毒,经常开窗通风 |
D.Cu+2H2SO4(浓)![]() |
班里组织一次比赛活动,能分别选择体重秤、刻度尺、秒表测量一些物理量,比较从一楼登上三楼,看谁的功率最大。利用所给实验器材你可以有几种比较方法( )
A.③种 | B.④种 | C.①种 | D.②种 |
小明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特点》中,将两盏标有“2.5V0.3A”的小灯泡串联起来,如图,用电压恒定的电源供电。某一时刻,原来正常发光的两盏灯同时熄灭,关于这两盏灯的故障判断,小明给出了四种猜测:

(1)你认为可能性最大的是________;
(2)如果这两盏灯熄灭的原因是其中的一盏灯有故障,现有①规格相同的灯泡;②符合要求的电压表;③符合要求的电流表;④一段有绝缘皮的铜导线。在它们中间选择一样来检测故障,你认为不适用的有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
(3)故障排除后,小明测出了如下数据,得出了结论:①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②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压相等,各部分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请你对上述结论进行评价,写出一点评价意见:________.

A.一盏灯断路,另一盏灯完好 | B.一盏灯短路,另一盏灯完好 |
C.一盏灯断路,另一盏灯短路 | D.电源电压升高,两盏灯同时被烧断 |
(2)如果这两盏灯熄灭的原因是其中的一盏灯有故障,现有①规格相同的灯泡;②符合要求的电压表;③符合要求的电流表;④一段有绝缘皮的铜导线。在它们中间选择一样来检测故障,你认为不适用的有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
电流 | Ia=0.3A | Ib=0.3A | Ic=0.3A |
电压 | Uab=2.5V | Ubc=2.5V | Uac=5V |
(3)故障排除后,小明测出了如下数据,得出了结论:①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②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压相等,各部分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请你对上述结论进行评价,写出一点评价意见:________.
为了纪念一些科学家对科学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很多科学量的单位是用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下列用这种方法来命名单位的量是()
①力②长度③电阻 ④质量 ⑤大气压 ⑥密度
①力②长度③电阻 ④质量 ⑤大气压 ⑥密度
A.①②⑤![]() | B.①②④![]() | C.①③⑤![]() | D.②⑧⑤ |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某一含少量氯.化.钠.的氯化镁样品进行实验:各取10.0 克样品溶于一定量的水得到 65.8 克溶液,再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质量不同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和反应得到沉淀的实验数据如表: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 m 的数值为________
(2)上述四次实验中,________同学的实验结束后,氢氧化钠有剩余.
(3)10.0 克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是多少?____
(4)丙同学实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

(1)表格中 m 的数值为________
(2)上述四次实验中,________同学的实验结束后,氢氧化钠有剩余.
(3)10.0 克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是多少?____
(4)丙同学实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
老师用下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兴趣实验。已知装置 B、C、D 中依次盛有紫色石蕊试液(含有水)、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
资料 1:HCl气体极易溶于水。
资料 2: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可以制取氧气

(1)打开 A 中的玻璃塞和活塞,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甲同学发现实验后 B 中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小费认为他的看法不合理,请说明原因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关闭A中的活塞和玻璃塞,打开弹簧夹K2及E中的玻璃塞和活塞,待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流入锥形瓶后,立即关闭E中的活塞,并用弹簧夹K2夹紧橡皮管。C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资料 1:HCl气体极易溶于水。
资料 2: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可以制取氧气

(1)打开 A 中的玻璃塞和活塞,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甲同学发现实验后 B 中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小费认为他的看法不合理,请说明原因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关闭A中的活塞和玻璃塞,打开弹簧夹K2及E中的玻璃塞和活塞,待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流入锥形瓶后,立即关闭E中的活塞,并用弹簧夹K2夹紧橡皮管。C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 )
序号 | 物质 | 杂质 | 所用试剂 |
A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氢氧化钠溶液 |
B | 二氧化硫 | 水 | 碱石灰 |
C | 氧化钙 | 碳酸钙 | 适量的稀盐酸 |
D | 氢氧化钠 | 碳酸钠 | 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
A.A | B.B | C.C | D.D |
探究活动: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已知:试管内的镁条和铁片表面均被打磨洁净,且形状、大小均相同;同时加入两支试管中的稀盐酸的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两支长颈漏斗中产生的现象的不同之处是_____。
(2)若实验所用的金属均过量,则甲装置中产生的H2比乙装置中产生的H2质量_____(填“多”、“少”或“相等”)。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两支长颈漏斗中产生的现象的不同之处是_____。
(2)若实验所用的金属均过量,则甲装置中产生的H2比乙装置中产生的H2质量_____(填“多”、“少”或“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