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观察技能
- 实验技能
- 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下表是声音在不同介质,不同温度下的传播速度。
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填“序号”),可得出在相同温度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2)通过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3)小明和小刚利用一根足够长的铁管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小明将一只耳朵紧贴在铁管一端,小刚在另一端敲一下,则小明会听到____________次敲打声。
序号 | 介质 | 温度(℃) | 速度(米/秒) |
A | 空气 | 0 | 331 |
B | 空气 | 15 | 340 |
C | 空气 | 20 | 344 |
D | 水 | 0 | 1450 |
E | 铁 | 0 | 4900 |
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填“序号”),可得出在相同温度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2)通过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3)小明和小刚利用一根足够长的铁管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小明将一只耳朵紧贴在铁管一端,小刚在另一端敲一下,则小明会听到____________次敲打声。
已知木炭粉(假设木炭粉中不含杂质)和氧化铁粉末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某兴趣小组对该反应展开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将CO通入氯化钯溶液中,会出现黑色沉淀。
设计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探究与分析:
(1)探究反应中产生气体的成分:称取9.0 g氧化铁和1.2 g木炭粉,混合均匀后进行实验。打开止水夹a通一段时间的氮气,关闭a。再对木炭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氯化钯溶液中出现黑色固体。据此可知木炭粉与氧化铁反应一定生成了 气体。E处的酒精灯的作用 。
(2)探究反应后剩余固体的成分:小组同学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6.6g ,将剩余固体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且有大量气泡出现。据此可知剩余固体中含有的物质是 ,质量分别为 。

查阅资料:将CO通入氯化钯溶液中,会出现黑色沉淀。
设计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探究与分析:
(1)探究反应中产生气体的成分:称取9.0 g氧化铁和1.2 g木炭粉,混合均匀后进行实验。打开止水夹a通一段时间的氮气,关闭a。再对木炭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氯化钯溶液中出现黑色固体。据此可知木炭粉与氧化铁反应一定生成了 气体。E处的酒精灯的作用 。
(2)探究反应后剩余固体的成分:小组同学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6.6g ,将剩余固体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且有大量气泡出现。据此可知剩余固体中含有的物质是 ,质量分别为 。
用做少量物体反应容器的是______;夹持试管的是______;放置试管的是______;配制溶液的是______。用来加热的是______;搅拌、加快溶解、引流的是______。
向试管里添加稀盐酸时,先将瓶塞拿下,________在桌上,拿瓶子时,瓶上的标签要_________,瓶口要________试管口,缓慢地向试管中倒入稀盐酸,倒完后,立即_________ ,并把瓶子_________。
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若如果发生意外也要冷静处理.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意外事故 | 处理方法 |
A | 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 | 立即用布拭去,再用大量清水冲洗 |
B | 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 | 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 |
C | 氢氧化钠溶液不慎洒在衣服上 | 用水冲洗后,再涂上浓硫酸 |
D | 水银温度计不慎打碎 | 立即用硫磺吸收汞:S+Hg=HgS |
A.A | B.B | C.C | D.D |
下列试剂中①氧化铜粉末②石灰石块③锌粒④试剂瓶中的盐酸。可以用药匙取用的是______,可以用镊子取用的是__________,可以用滴管取用的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