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我国某区域略图(下图)。


材料2:1998年以来,国家经过退耕还湖、平垸行洪等措施,加强了对洞庭湖的综合治理,使其面积扩大了20%,蓄洪面积扩大了500多平方千米。其中,将还湖后的耕地改为鱼塘是当地采用的一种湿地资源利用模式。

(1)交通运输与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关系密切,重庆、武汉等城市早期的繁盛都与   (填运输方式)有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速度、   、全方位的交通运输综合体系已成为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
(2)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广东的部分产业向广西、贵州等地转移,其转移的主要是 密集型产业和 密集型产业,这对广西及贵州产业结构的影响是   
(3)图中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是     ,该工程的实施对输入地区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分别是     
(4)简述洞庭湖区将还湖后的耕地改为鱼塘的积极影响。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围湖造田  ②泥沙淤积    ③蒸发和下渗  ④引水灌溉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小题2】治理洞庭湖萎缩的主要措施有(  )
①长江流域退耕还林,封山育林 ②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平垸行洪
③洞庭湖区开挖湖泊,加大湖盆 ④长江干流修筑堤坝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曼则塘湿地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黄河上游河曲地区,整个保护区总面积约为3600km2,划分为三大功能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区内地势开阔,坡度较缓,15条溪流汇入黄河,有许多淡水湖,当地牧民以放牧为主,超载率达到了58.1%。为了增大草场面积,提高草地产草能力,从1972年至2003年,这一带通过开沟排水等措施共改良沼泽地8000多公顷。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减少,保护区及周边地区沙化严重。保护区还受到鼠害、挖药、打猎等破坏。如图为曼则塘湿地位置示意图。


(1)分析曼则塘沼泽湿地的形成原因。
(2)曼则塘湿地退化现象十分明显,试分析原因。
(3)简述曼则塘湿地减少后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天津滨海新区发挥临海优势,采取多种举措,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政府有关部门在沿海滩涂上放置人工礁石,引种盐生植物,其目的主要是
A.保护海岸,净化海水B.恢复生态,美化环境
C.增加湿地,吸引鸟类D.开发滩涂,海水养殖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若尔盖草原地处黄河上游的大拐弯处,它是青藏高原在隆升过程中,一个相对断陷下沉的低凹地,四周群山环抱。若尔盖草原年平均气温为0~2 ℃,年降水量为600~700毫米。若尔盖草原是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分布区。泥炭是一种经过几千年所形成的天然沼泽地产物,又称草炭或泥煤,可以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原材料。受近代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沼泽已趋于自然疏干。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若尔盖沼泽萎缩,土地板结硬化,风沙蔓延。下图为若尔盖沼泽地分布图。


(1)分析若尔盖草原形成大面积沼泽的原因。
(2)推测若尔盖沼泽已趋于自然疏干的原因。
(3)指出若尔盖沼泽风沙蔓延的治理措施。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咸海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水位每年降低20厘米,1987年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两片水域,2007年水域面积已萎缩至原来的10%,对此,相关人员提出了多项拯救举措设想,其中“北水南调”是比较可行的方案。下图为咸海“北水南调”输水线路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世纪60年代以后,咸海面积迅速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流域内气候的大陆性特征减弱
B.咸海水域渔业发展过快
C.阿姆河、锡尔河流域过度农垦
D.从咸海向里海大量调水
【小题2】若实施“北水南调”工程,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
①地形崎岖,施工困难 
②穿过板块边界,多地震 
③投资巨大,工期长 
④跨国工程,协调难度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长江流域主要汛区水情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区域多水灾的原因有
①南北支流与干流同时进入雨季,而长江流域特别狭小,易形成水灾
②上中游地区植被近年来破坏严重,河道淤塞
③围湖造田,造成湖泊分洪能力减小
④灾害预警系统不完善,监控措施欠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小题2】图示区域有效的防洪措施是
①进行人工干预,减少流域内的降水总量
②大规模地迁移人口和城镇
③加固江防大堤,兴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
④加强长江上中游地区林地建设,加强和完善三峡等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湖南省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洞庭湖平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试从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方面简要分析其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2)湖南省河湖众多、湿地广布,对生态环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请你谈一谈湿地有哪些主要功能?
(3)洞庭湖萎缩原因是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红碱淖,近二十年间湖面面积已“缩水”了25. 5平方公里,自2000年以来,红碱淖水体面积下降趋势明显。2011年后,每年减少水体面积在1平方公里内。专家分析,如红碱淖水位继续下降,将使该区域生物链内的动植物受到威胁,同时,红碱淖也很有可能成为“第二个消失的罗布泊”。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红碱淖的“缩水”会产生的影响有
A.沿岸地区气候变暖速度减缓
B.沿岸地区气温日较差将减小
C.沿岸地区生物多样性将下降
D.退化的湖床能开发更多的耕地
【小题2】当地政府在对红碱淖进行发展规划时,找到一条适合该地区的发展道路,可能是
A.周边草原开垦出耕地,发展先进的滴灌农业
B.利用接近干涸红碱淖的咸水,发展化工业等
C.全面恢复湖泊周边的生态,发展草原、湖泊旅游
D.大力建设水利工程,发展水电、养殖、航运等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材料l:中国的河流,如长江干支流,正步入开发资源的高峰期,今天中国有100多座60米以上的高坝。大坝正在江河上修建,还有数不清的小型电站在那些“清清的故乡小河”上开工。
材料2:《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国梦专辑刊登了“引江入湖再造800里洞庭”的梦想,大致内容是―在松滋前山,长江进入两湖平原的制高点,再造一个类似古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在此引长江清水入洞庭湖,再现“八百里洞庭”。就像2000多年前都江堰成就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一样,将给两湖平原带来一个2万平方千米的湿地圈,圈内可包含十余座百万人口生态中心城市和数百个湿地城镇。此构想旨在恢复洞庭湖生态,同时减轻长江防汛压力。
(1)口前在长江上修建的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是________工程,该工程的首要任务是____,该工程还具有哪些综合效益?
(2)“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原因是什么?
(3)长江横贯东西,具有较高的通航价值,试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长江的航运能力。
(4)洞庭湖的面积由“八百里洞庭”演变为目前的2000多平方千米,其面积缩小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危害?
(5)“引江人湖”将通过朔峡运河完成,长江水将借故道东流,这有利于减轻长江________段的防汛压力。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