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材料l:中国的河流,如长江干支流,正步入开发资源的高峰期,今天中国有100多座60米以上的高坝。大坝正在江河上修建,还有数不清的小型电站在那些“清清的故乡小河”上开工。
材料2:《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国梦专辑刊登了“引江入湖再造800里洞庭”的梦想,大致内容是―在松滋前山,长江进入两湖平原的制高点,再造一个类似古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在此引长江清水入洞庭湖,再现“八百里洞庭”。就像2000多年前都江堰成就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一样,将给两湖平原带来一个2万平方千米的湿地圈,圈内可包含十余座百万人口生态中心城市和数百个湿地城镇。此构想旨在恢复洞庭湖生态,同时减轻长江防汛压力。
(1)口前在长江上修建的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是________工程,该工程的首要任务是____,该工程还具有哪些综合效益?
(2)“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原因是什么?
(3)长江横贯东西,具有较高的通航价值,试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长江的航运能力。
(4)洞庭湖的面积由“八百里洞庭”演变为目前的2000多平方千米,其面积缩小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危害?
(5)“引江人湖”将通过朔峡运河完成,长江水将借故道东流,这有利于减轻长江________段的防汛压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10-10 09:13: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我国南方某湿地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湿地的生态作用有
A.航运
B.提供大量耕地
C.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D.维持生物多样性
【小题2】对该湿地的合理利用措施是
A.围湖造田,发展种植业
B.利用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造纸工业
C.适度发展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
D.大力发展捕捞业
同类题2
下图是世界的两处重要湿地。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两处湿地的名称分别为( )
①青海湖 ②咸海 ③洞庭湖 ④鄱阳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③②
【小题2】造成两处湿地面积都缩小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A.跨流域调水造成甲湖面积缩小
B.周围大面积引水灌溉造成乙湖面积缩小
C.沙漠侵吞造成乙湖面积缩小
D.围湖造田造成乙湖面积缩小
同类题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l:中国的河流,如长江干支流,正步入开发资源的高峰期,今天中国有100多座60米以上的高坝。大坝正在江河上修建,还有数不清的小型电站在那些“清清的故乡小河”上开工。
材料2:《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国梦专辑刊登了“引江入湖再造800里洞庭”的梦想,大致内容是―在松滋前山,长江进入两湖平原的制高点,再造一个类似古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在此引长江清水入洞庭湖,再现“八百里洞庭”。就像2000多年前都江堰成就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一样,将给两湖平原带来一个2万平方千米的湿地圈,圈内可包含十余座百万人口生态中心城市和数百个湿地城镇。此构想旨在恢复洞庭湖生态,同时减轻长江防汛压力。
(1)“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原因是什么?
(2)长江横贯东西,具有较高的通航价值,试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长江的航运能力.
(3)洞庭湖的面积由“八百里洞庭”演变为目前的2000多平方千米,其面积缩小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危害?
同类题4
【环境保护】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岳阳楼记》中浩渺无垠的洞庭湖,曾经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有“八百里洞庭”之称。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它的水域面积在不断减少,由最大时的约6000平方公里,骤减到如今的2600平方公里,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图9为“湿地生态系统的演替示意图”。
说明洞庭湖面积缩小可能给洞庭湖地区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恢复洞庭湖湿地原有生态功能的主要措施。
同类题5
天津滨海新区发挥临海优势,采取多种举措,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政府有关部门在沿海滩涂上放置人工礁石,引种盐生植物,其目的主要是
A.保护海岸,净化海水
B.恢复生态,美化环境
C.增加湿地,吸引鸟类
D.开发滩涂,海水养殖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洞庭湖区湿地的保护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