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湿地是指陆上水域,包括稻田、水库、沼泽、河流等。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小题1】下列荒漠化景观图中,其成因与水蚀有关的是
A.![]() | B.![]() |
C.![]() | D.![]() |
A.土地荒漠化 | B.风速减小、风向多变 |
C.气温日较差变小 | D.地表草类植物增加 |
赛里木湖和艾比湖位于新疆西北部,艾比湖的盐度比赛里木湖的盐度高。赛里木湖湖面海拔2071.9米,1998年在该湖投放了原产于俄罗斯50°N以北河流或湖泊中的高白鲑鱼等冷水鱼,这种鱼比较适宜在盐度低的环境中生活。艾比湖湖面海拔189米,近几十年来该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湖面面积缩小了一半。沙泉子一带铁路线常被风沙掩埋,威胁列车运行安全。下图是赛里木湖、艾比湖区域位置示意图。
(2)分析沙泉子一带铁路常被风沙掩埋的主要沙源。
(3)说明艾比湖面积的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小题1】该湖泊平均水位最低的月份是
A.3 | B.6月 | C.9月 | D.12月 |
A.受西风的影响 | B.受极地高气压控制 |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D.受东南信风带控制 |
A.针叶林 | B.常绿硬叶林 |
C.常绿阔叶林 | D.落叶阔叶林 |
呼伦湖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是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第一大湖。R河段曾与海拉尔河(额尔古纳河上游)相通,是湖水唯一外泄到黑龙江的通道。R河段河道浅 平,河水有时北流,有时南流。1958年当地在R河筑坝建闸,呼伦湖成为内陆 湖,之后湖区生态环境恶化。 1971年开通a人工河;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呼伦湖不断萎缩;2006年起,修建人工河b,到2014年湖区面积恢复到2002年的水平。如图示意呼伦湖位置及其周边水系。

(1)指出呼伦湖湖水的主要补给。
(2)分析R河段筑坝建闸前流向变化的自然原因。
(3)说明R河筑坝建闸后呼伦湖湖水盐度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4)说明修建a、b人工河对遏制呼伦湖生态恶化的作用。

【小题1】生态浮岛(下图)具有综合的环境效益,其设计的初衷主要是为了
A.净化水质 | B.美化环境 |
C.改善局部小气候 | D.打造生物生存环境 |
①难以进行机械化操作 ②生态环境效益不明显
③容易受恶劣天气影响 ④较多水生植物难越冬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红碱淖,位于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毛乌素沙漠与鄂尔多斯盆地交汇处,是 中国最大的沙漠湖泊。红碱淖是当地主要渔场,湖水也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煤炭开发提 供水源。近年来,红碱淖面积不断“缩水”,水位不断下降,长此以往,红碱淖也很有可能成为“第二个消失的罗布泊”。下图为红碱淖的地理位置及其周边人类活动分布图。
(2)说明红碱淖面积不断“缩水”产生的影响。
(3)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是我国重要的重化工基地,试说明其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的措施。
材料一:查干诺尔潮是位于内蒙古中部的内流湖,由咸淡分明的两湖组成。雨季时,其中一湖的湖水会越过两湖间的天然土坝向另一湖泄水。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人们为了引用东湖水源灌溉,在土坝上修筑水闸,切断了两湖间的水体交换。受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西湖不断萎縮,至2002年几乎干澜,湖区盐碱尘暴多发,盐碱粉末还形成了长达几十千米的扇形盐碱粉尘污染带。2003年起,随着大面积推广碱蓬(植株高可达1米,能吸收土壤盐分)种植,湖区生态得以逐步改善。下图示意1987年和2007年查干诺尔湖的面积变化。
(2)说出扇形盐碱粉尘污染带相对于西湖的位置及形成过程。
(3)简述碱蓬种植对查干诺尔湖区产生的生态效益。
【小题1】海洋环境与陆地环境相比,其复杂特殊主要表现在( )
A.海洋空间范围广 |
B.海洋环境恶劣 |
C.人类对海洋了解很少 |
D.海洋能源密度低,开发利用技术要求高、难度大 |
A.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肾” |
B.沿海滩涂属于海洋生态系统 |
C.三江平原是我国主要森林分布区之一 |
D.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浮游植物 |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及河口泥滩上特有的一种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的海岸植被,林中栖息着多种鸟类。近三十年来,美国佛罗里达州大西洋沿岸的北部红树林生长面积扩大,但由于南部大范围的旅游开发,南部红树林生长面积缩小(如下图所示)。

(1)推测佛罗里达州红树林生长范围向北延伸的原因。
(2)分析南部红树林生长面积缩小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