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淡水湖,在地质构造上为断层凹陷湖盆。洞庭湖陷落的幅度较大。两大湖盆自形成以来一直接受长江的泥沙淤积。洞庭湖有多个长江来水口,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水系水文状况及湖盆特点更容易受到来自长江的泥沙淤积。洞庭湖目前已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为第二大淡水湖,其地位被鄱阳湖取代。

(1)分析洞庭湖比鄱阳湖更容易受到长江泥沙淤积的自然原因。
(2)分析洞庭湖萎缩对当地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3)针对洞庭湖区某种生态问题,专家提出了“治湖必先治江,治江必先治山”的思路。指出洞庭湖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并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埃及西北部的沙漠中,分布着面积1.8万平方千米的一片洼地(盖塔拉洼地,下图所示),最低点在海平面以下133米,距离地中海约56千米,洼地内多沼泽、盐滩。近年来,人们通过挖掘隧道,并利用中国的真空管道整流(零碳)高速运输水系统专利技术无动力地引地中海水到此处,建立了沙漠渔场,并获得了成功。目前,该区的“沙漠鱼”不仅解决了埃及的水产品产量不能自足问题,而且已经销售到非洲30多个国家。
(1)分析盖塔拉洼地多沼泽、盐滩的成因。
(2)说明在该地利于“引水技术”应用的施工条件。
(3)预测该洼地引海水发展养鱼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20世纪50年代湖北省共有湖泊1052个,有“干湖之省”的美誉,而今只剩下83 个我国西第一批波浩淼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
材料二:1825 年到1958 年洞庭湖面积的变化(阴影部分为洞庭湖).

(1)分析洞庭湖迅速萎缩的主要人为原因。
(2)我国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湖泊萎縮、消亡对环境的影响重大,根据所学的知识对此作出简要阐述。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青海湖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内流区,流域内资源环境独特。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青海湖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青海湖流域2009年—2011年土地利用结构及动态变化表(单位:%)

材料三:青海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青海湖湿地以及鸟类资源及其栖息地为主,是我国最早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保护区。但青海湖区目前存在湖区水位下降且水质恶化,周边沙化面积扩大,湿地面积逐渐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 
(1)青海湖属___(淡/咸)水湖,湖水损耗的主要自然途径是____;流域内地势总体特征为____。
(2)祁连山是高原山地气候与________气候分界线;青藏高原日照强原因是______。
(3)材料二显示,青海湖流域最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耕地与林、草地比重变化,与当时当地实施了___________政策有关。
(4)简析青海湖鸟岛成为候鸟重要栖息地的原因。
(5)简述保护与建设青海湖区湿地环境的措施。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l:中国的河流,如长江干支流,正步入开发资源的高峰期,今天中国有100多座60米以上的高坝。大坝正在江河上修建,还有数不清的小型电站在那些“清清的故乡小河”上开工。
材料2:《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国梦专辑刊登了“引江入湖再造800里洞庭”的梦想,大致内容是―在松滋前山,长江进入两湖平原的制高点,再造一个类似古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在此引长江清水入洞庭湖,再现“八百里洞庭”。就像2000多年前都江堰成就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一样,将给两湖平原带来一个2万平方千米的湿地圈,圈内可包含十余座百万人口生态中心城市和数百个湿地城镇。此构想旨在恢复洞庭湖生态,同时减轻长江防汛压力。
(1)“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原因是什么?
(2)长江横贯东西,具有较高的通航价值,试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长江的航运能力.
(3)洞庭湖的面积由“八百里洞庭”演变为目前的2000多平方千米,其面积缩小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危害?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红碱淖属高原性淡水湖,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但近年来该地湖区萎缩、水质污染严重,珍稀鸟类生存状况堪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近年来红碱淖水位大大下降,主要人为原因包括(  )
①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②水库截留水源 ③太阳活动频繁 ④矿区大量引水 ⑤矿区采煤渗漏 ⑥黄河全流域调配水资源
A.①②⑤B.①③④⑤
C.②④⑤D.②④⑥
【小题2】协调该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关系,主要方向是(  )
①节能减排,加强区域合作,防治红碱淖水污染 ②开发水电,禁止使用煤炭 ③节约用水,适度开发 ④迁出人口,减轻环境压力
A.①②③④B.①③
C.③④D.②③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关于甲乙两湖泊面积减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使乙湖泊面积减小
B.沿岸用水量大使甲湖泊面积减小
C.沙漠侵吞使乙湖泊面积减小
D.围湖造田使甲湖泊面积减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近些年,“千湖之省”湖北针对省情,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材料二 鉴于近些年铁矿石进口量和钢材出口量增加很快,武汉钢铁厂计划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到广西沿海防城港市。

1990~2009年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的区域差异
(1)描述图中两个Ⅰ区的区位特点,并分别分析其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
(2)针对图示区域洪涝灾害隐患,列举宜采取的主要措施。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武汉已总体规划了6大放射状楔形绿色生态走廊:①大东湖水系;②武湖水系;③府河水系;④后官湖水系;⑤青菱湖水系;⑥汤逊湖水系。结合武汉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打通这些湿地风道可以
A.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B.发展城区水上观光旅游
C.缓解城区的热岛效应D.解决城市用水紧张的局面
【小题2】武汉市有众多的湖泊,这些湖泊的主要功能是
①改善城市环境    ②提供供水航运之便③调节径流,减少洪灾④土地后备资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小题3】武汉市有“二江三岸”,有丰富的河滩地资源,对这些河滩地的科学开发应
A.兴建高档观景(观江)建筑B.修建道路、桥梁,完善交通网
C.发展城市观光产业,兼顾防洪之需D.兴建堤坝等防洪设施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博斯腾湖位于新疆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四大芦苇产地之一。芦苇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芦苇最高可达10米,竹杆般粗细,迎风摇曳,野趣横生。苇林总面积达4万公顷,年产干苇40万吨,是造纸工业中不可多得的原材料。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经过加工的芦茎还可以做成工艺品。

2015年博斯腾湖水较历年同期水位上升了63厘米左右,湖面扩大,2016年水位较2014年增长了近2米,2017年水位比2016年同期上涨1.27米,湖面继续扩大。随着流域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水量的合理配置,博斯腾湖水质前景看好。博斯腾湖水位的上升,有利于博斯腾湖水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1)说明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特点。
(2)说出博斯腾湖湖盆的地势特点,并指出判断依据。
(3)分析近三年博斯腾湖水位上升的可能性原因。
(4)请为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芦苇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