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题1】下列有关卡拉库姆运河首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养殖——增加水域面积,发展水产业,实现多种经营 |
B.航运——完善交通网,实现阿姆河与里海之间的联运 |
C.防洪——雨季分洪,减轻阿姆河丰水期时的防洪压力 |
D.灌溉——为卡拉库姆运河沿线的农业区提供灌溉水源 |
A.阿姆河下游地区分布有季风水田农业 |
B.图中次生盐渍化、石质荒漠化较严重 |
C.图中河流补给水源主要依靠季节融雪 |
D.与南美洲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不同 |
自清光绪年间起,洞庭湖周围低地开始修垸(垸是堤坝,中间围着村庄和农田),至今“人与水争地”问题突出。1998年起,洞庭湖区实施规模空前的平垸工程(即扒坝还湖)等一系列措施。2017年10月,洞庭湖周边原本人丁兴旺的集成垸和青山湖垸,现已无人迹,成为鸟禽栖息的乐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修垸”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下渗 | B.降水 | C.蒸发 | D.径流 |
A.扩大耕地面积 | B.增加大气降水 | C.削弱下游洪峰 | D.吸引外来物种 |
A.长江上游退耕还林 | B.洞庭湖区退耕还湖 |
C.洞庭湖区污染治理 | D.长江干流修筑堤坝 |
洞庭湖原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现已退居第二。明清时期,洞庭湖面积最大可达6000km2,现在的洞庭湖面积为2820km2。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洞庭湖面积缩小加剧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其原因是( )
A.水资源减少 | B.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
C.水土流失加剧 | D.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
①入湖河流中上游退耕还林,植树造林
②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平垸行洪
③洞庭湖区开挖湖泊,扩大湖盆面积
④入湖河流干流修筑堤坝,加固堤坝
A.③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①④ |
材料一:中亚区域主要湖泊分布图
材料二:咸海在 1960 年为世界第四大湖,到 1998 年,咸海面积减少了近 60%,总水量减少了 80%。2014 年 9 月美国宇航局发布的一组卫星图片显示“咸海”已经消失。
材料三:位于伊犁河下游的巴尔喀什湖,分为东西两湖,两湖间有狭窄水道相连。西湖广阔而水浅,水深不超过 11 米;东湖水面窄,水深约 25 米。
材料四:伊塞克湖位于北天山的昆格山和泰尔斯凯山之间的盆地,湖面海拔 1600 米,水域面积 6300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处达 702 米,为世界第二大高山湖泊,湖水盐度较高(5.8‰),为高山不冻湖。
(1)推断咸海消失后可能给当地气候带来的影响。(2)比较巴尔喀什湖东西两湖盐度特征的主要差异,并简析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3)简析伊塞克湖终年不冻的原因。
长江三峡水库从2003年蓄水起的十年间,入库泥沙量仅为论证预测的42%。长江水利委员会认为,这更有利于延长水库寿命,减轻中下游防洪压力。长江中游与鄱阳湖的相互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长江对鄱阳湖的作用(简称长江作用),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较强的长江作用可使鄱阳湖水位升高;另一方面是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简称鄱阳湖作用),当鄱阳湖向长江大流量地持续汇流,鄱阳湖作用增强,造成长江下游流量增加。图甲示意长江水系中已建成或规划中的大坝分布,图乙示意鱼群通行的生物通道,图丙示意鄱阳湖作用与长江作用累计频次对比。
(2)判断图丙中甲作用与乙作用,哪一个对应长江作用,并说明理由。
(3)三峡水库入库泥沙量远少于预测值,推测可能的原因。
(4)三峡入库泥沙量及往下游排沙量大大减少,可以减轻中下游防洪压力,请从地理角度加以说明。
材料一: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在2018年9月17日22时降至11.99米,为今年首次跌破12米,标志着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枯水期形成的湿地公园是亚洲面积最大、物种最丰富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候鸟保护区之一,每年秋冬季节,近百万只候鸟陆续从北方飞来。经研究发现,自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修建后,汛后蓄水均导致鄱阳湖枯水期明显提前。
材料二:鄱阳湖区气候资料。

材料三:“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大草原帐篷节又要来了,可以从早嗨到晚,持续10天”。帐篷节有很多内容,其中有10月26日的“焰火之夜”、10月27日-28日的“华灯之夜”、10月29日-11月1日的“静美之夜”与11月2日-4日的“电音之夜”。
(1)根据材料二,推断鄱阳湖6、7月降水的差异及原因。(2)分析三峡大坝汛后蓄水对鄱阳湖枯水期长短的影响。
(3)简述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对候鸟越冬的不利影响。
(4)针对枯水期鄱阳湖湿地公园举办的大草原帐篷节,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到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见下图)。

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
A.湖滩面积大,水浅 | 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 |
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 | 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
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
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
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
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 B.围湖造田 |
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 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
A.发展第三产业 | B.增加入海径流 |
C.丰富旅游资源 | D.保护河口生态 |
某国际科研小组报告说,1996年至2015年间,图示内陆湖泊的水位以每年近7厘米的速度下降。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湖泊水位下降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水土流失,湖底泥沙淤积增多 |
B.生态恶化,湖泊内沼泽化加剧 |
C.农耕加剧,大量引用河水灌溉 |
D.沙化加剧,下渗速度大幅加快 |
A.三角洲的面积缩小 | B.河口盐碱化加剧 |
C.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 D.生物多样性增加 |
材料一:青海省局部地区等高线图和青海湖示意图

材料二:倒淌河是青海湖南端的主要支流。距今20-200万年前,青海湖是浩瀚的淡水湖,湖水通过倒淌河汇入黄河。目前,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1)推测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过程。
材料三:在龙羊峡附近,考察小组参观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光互补型”光伏电站,依坡就势的太阳能电池板铺陈在20平方公里的戈壁荒滩上,蔚为壮观。2013年建成后,该电站与龙羊峡水电站并网运行。
(2)指出当地建设光伏电站的主要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