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荒漠化
-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为了解不同植被坡耕地水土保持情况,分三组观测:I组植被覆盖度约95%,II组约75%,III组为裸地。下表为某年5月和8月各选三场的降雨过程及水土流失数据,甲、乙、丙分别对应三个观测组。
结合相关地理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的甲、乙、丙依次对应的观测组是
A.I组、II组、III组 | B.II组、III组、I组 |
C.II组、I组、III组 | D.III组、II组、I组 |
A.降雨量越大,土壤流失量越大 |
B.降雨强度对土壤流失的影响大于降水量 |
C.5月份降水量多于8月份 |
D.单场降雨时间最长的是8月份的最后一场雨 |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小题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放牧 | B.过度樵采 | C.过度养殖 | D.过度开垦 |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
C.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 D.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
据统计,图中A省中水土流失面积达2.64万平方千米,占该省总面积的19%,主要集中在A省西部和南部地区,这些地区由于人多地少。据不完全统计,A省现有坡耕地61万公顷,其中坡度在25°以上的耕地有12万公顷。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A省西部和南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就其原因说明下列合理的是
A.丘陵山地地区,地势起伏大 |
B.山地对暖湿气流有抬升作用,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大 |
C.长江干流的流水侵蚀作用强 |
D.红壤土质疏松 |
A.封山育林,开发多种旅游项目 |
B.将水土流失严重区人口外迁 |
C.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 |
D.因地制宜地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 |
一科研团队为解决某地区饮水问题设计了坝窖联蓄工程(如图),利用淤地坝拦蓄沟道洪水,再用蓄水池、水窖加以存储。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建设坝窖联蓄工程除了解决饮水问题,还可以()
A.增加地表径流 | B.降低土地盐碱化 |
C.缓解水土流失 | D.增加水汽输送量 |
A.方便引水管自流 | B.减少引水杂质 |
C.防止泥沙淤积 | D.过滤水中污染物 |
黄土高原曾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①地表坡度大
②黄土土质疏松
③夏季多暴雨
④过度放牧
⑤过度开垦耕地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⑤ | D.①④⑤ |
①加固河堤
②修建淤地坝
③修建水平梯田
④在下游修建蓄洪工程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读下图“浙江省某地农业生产活动场景图”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90年代以前,浙江省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等。
(3)水土流失给浙江省造成的危害有 (选择填空)。
(4)浙江省治理水土流失采取的措施有 、 等。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简述生物措施对区域生态修复的作用。
浙江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人多地少的矛盾极为突出。20世纪90年代以前,浙江省山区水土流失严重;90年代后,经大力治理,水土流失面积逐渐下降。
(1)上图所示地区种植的作物是 ,发展粮食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 等。(2)90年代以前,浙江省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等。
(3)水土流失给浙江省造成的危害有 (选择填空)。
A.污染河流 | B.降低山区土壤肥力 |
C.诱发地震 | D.泥沙淤积河道和水库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分析闽东南7月份降雨侵蚀力较5-6月份低的原因。推测8月份降雨侵蚀力较高的原因。
(3)指出闽东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降雨侵蚀力,是指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闽东南地区西部为山地,东部为平原丘陵区,土壤以花岗岩性红壤、赤红壤为主,土层薄,细碎岩石颗粒较多。闽东南地区是福建省经济中心,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降雨侵蚀力是该地区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外在驱动力。下图为闽东南月均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的年内分布图。
(2)分析闽东南7月份降雨侵蚀力较5-6月份低的原因。推测8月份降雨侵蚀力较高的原因。
(3)指出闽东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黄河各河段“病症”的成因及对症的“药方”组合正确的是( )
【小题2】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
【小题3】近几十年来,黄河的入海年输沙量不断减少,目前已远低于16亿吨的历史平均值。其最主要原因是( )

【小题1】黄河各河段“病症”的成因及对症的“药方”组合正确的是( )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旱—加高、加固堤坝 |
B.“腹泻”—地表植被遭到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
C.“脚肿”—黄土结构疏松;地表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
D.“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
A.地处我国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 B.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
C.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 D.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
A.中上游水库拦截泥沙量增多 | 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 |
C.黄河流域的暴雨次数减少 | D.中下游河床泥沙淤积量加大 |
近年来,黄土滑坡灾害发生频率呈现增加的趋势,据西北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表明,降水和人类工程活动是最主要的诱发因素。下图为陕北地区1990年以来地方政府记录的黄土滑坡、崩塌按月统计结果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造成陕北地区滑坡和崩塌数目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小题2】导致3-4月份陕北地区崩塌数目上升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1】造成陕北地区滑坡和崩塌数目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A.土质状况 | B.降水差异 | C.植被状况 | D.人类活动 |
A.河流作用 | B.灌溉作用 | C.降水作用 | D.冻融作用 |
生长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高原地带的冬虫夏草,因其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结合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近十年来随着一波又一波“冬虫夏草热”,导致生态危机令人担忧,发生该现象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小题2】针对该漫画,某地理小组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小题1】近十年来随着一波又一波“冬虫夏草热”,导致生态危机令人担忧,发生该现象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塔里木盆地 | B.三江源地区 |
C.三江平原 | D.云贵高原 |
A.合理放牧 | B.禁止乱采滥挖 |
C.防止水污染 | D.低碳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