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因素有( )
A.降水集中,且多为暴雨
B.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
C.露天采矿
D.乱砍滥伐,过度开垦和放牧
【小题2】黄土高原的治理需要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针对图中陡坡地貌,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
A.修建梯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B.改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
C.修建水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封坡育林育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1-23 09:30: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 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被称为河曲或者蛇曲。陕西延川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图a虚线框内)是我国目前最密集,规模最大、发育最完好的干流峡谷型蛇曲(图b)。
材料二 图b中碾畔村和清水关村都曾经是黄河岸边的码头,比较兴盛。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清水关村已经荒废,碾畔村由曾经的400多人到现在仅30多人,而伏义村人口不仅没有减少,而且有所增长。
(1)黄土高原的黄土主要是
作用下形成的,目前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从水循环的角度,黄河属于水循环的
环节。
(2)伏义村处于河流的
(凹或凸)岸,以流水
作用为主,可利用的耕地较
,一直以来以发展
业为主。
(3)简要分析清水关村和碾畔村兴盛和衰落的原因。
同类题2
分布于我国东北平原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多,保肥、保水性强,是最适宜农作物生长的肥沃土壤。20世纪50年代以来,黑土区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引起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下左图示意东北平原黑土的分布,下右图示意东北平原黑土厚度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小题1】东北平原黑土形成的自然条件是
A.纬度偏高,气温偏低,物理风化作用弱
B.有
机质丰富,冬季漫长,气候寒冷
C.地势低平,水系发达,有机质积累多
D.夏季高温,降水丰富,植物生长旺盛
【小题2】引起东北平原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微生物分解活跃
B.大量施用农药化肥,建设人工水渠
C.人类过度垦殖,流水冲刷严重
D.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大量被侵占
【小题3】保护与恢复黑土肥力的有效措施是
A.实现秸秆还田,免耕、少耕和休耕
B.发展畜牧业,压缩耕作业规模
C.大力植树造林,抵御寒潮危害
D.完善水利设施,减少水土流失
同类题3
下图表示了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降雨侵蚀力急剧增大,而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仍较小的年降水量范围是
A.300mm—450mm
B.300mm—530mm
C.450mm—530mm
D.≥450mm
【小题2】关于该地区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雨侵蚀力是伴随森林的覆盖率提高而变强
B.年降水量超过450mm后,森林对水土保持作用明显增加
C.当年降水量超过300mm后树木才迅速生长
D.森林的覆盖率决定降雨侵蚀力的大小
同类题4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都说明了( )
A.人口数量增长,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B.全球变暖,是破坏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
C.对土地资源不合理的利用所致
D.缺乏开发利用新资源的能力和知识
同类题5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贵州水土流失严重,因严重的水土流失加快了石漠化,强石漠化使一些农民失去了生存条件,出现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局面,目前约有45万人需异地移民搬迁,下图为贵州省地形及夏雨比重分布图。
(1)据图示资料推测该省水土流失的空间分布规律,并说明推测依据。
(2)解决该省因水土流失造成的石漠化问题,请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