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市2010—2012年供水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市最有可能是( )
A.广州
B.北京
C.上海
D.哈尔滨
【小题2】根据该市的供水结构,推测最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A.地面沉降
B.水土流失
C.荒漠化
D.海水入侵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黄河上游自宁夏到内蒙古托克托先后流经河东沙地、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流程大约1 000公里。由于沙漠的快速推进,黄河在该河段含沙量急剧升高。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受盛行风影响,流沙可能大量进入黄河的沙源地是(  )
A.河东沙地B.乌兰布和沙漠C.库布齐沙漠D.河套平原
【小题2】与中游相比,该段黄河(  )
A.有凌汛现象B.落差大C.水土流失严重D.含沙量大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重大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工程最有利于解决终点地区的问题是(  )
A.水资源紧张B.环境脆弱C.经济结构单一D.能源紧张
【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环境治理重点的组合正确的是(  )
A.①—荒漠化防治B.②—水土流失治理
C.③—解决水资源短缺D.④—沙尘暴治理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黄河各河段“病症”的主要成因及“药方”对应不正确的有(  )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修筑梯田
B.“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C.“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D.“脚肿”——泥沙淤积——疏浚河道、加固堤坝
【小题2】有关黄河流域开发整治的正确方向有(  )
A.全流域综合考虑,协调发展B.采用珠江流域上中下游的开发措施
C.不同河段的工农业发展方向一致D.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
当前题号:4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并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它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
①光合作用强烈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
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土壤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小题2】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面我国生态问题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生态问题描述可信的是(  )
①A区域的生态问题主要是土壤侵蚀,引起的主要原因是风力作用
②B、C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B区域的危害更为严重
③A区域的生态问题可能引发石漠化
④B、C两区域生态问题不同,C区域的危害更为严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D、E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不同,其中(  )
①D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②E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③D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吸烟除尘、减少酸雨   ④E地森林主要生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生态环境脆弱区北多南少 ②生物多样性锐减南方地区相对严重 ③图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④图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人口活动较活跃的地区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地区沙化面积近4万公顷,并以每年1~3米的速度向外蔓延。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造成该区域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 ②水土流失 ③人口迁出 ④全球气候变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小题2】土地沙化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有
①湿地减少 ②降水减少 ③农业减产 ④湖泊蓄洪能力增强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河流的流量、流速及流域内的土质状况等都会影响河流含沙量,而所含泥沙矿物成分的不同也会影响河流的水质和水色。由于渭河流经地区土壤所含矿物成分的原因,当渭河含沙量达到 10kg/m³时,水色便呈赤黄色了,从而在某些季节在泾河(渭河的支流)、渭河交汇处容易出现“泾渭分明”的景观。读渭河、泾河流量及含沙量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渭河相比,泾河枯水期含沙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侵蚀量小B.降水量小C.支流较多D.植被稀疏
【小题2】“泾渭分明”景观容易出现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治理力度下小流域生态整体模型试验,是在短期内检验试验小流域内各种水保规划合理性与否的方法。经对模型试验结果的统计,绘制出如下两图。

注:试验采用的降雨强度为2.0 mm/min,降雨历时30 min。
材料二  鱼鳞坑工程是在山坡上挖掘有一定蓄水容量、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坑内蓄水,植树造林,减少坡面侵蚀,因俯视形状看起来像鱼的鳞片一样,所以叫鱼鳞坑(左图),右图是坡面径流侵蚀强度与坡度关系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说出植被覆盖度分别与径流产生量、泥沙产生量的关系。
(2)根据材料一图示情况,在考虑了生态、经济等综合效益后,黄土高原最佳减沙减流效益的植被覆盖度是( )
A.20%~40%B.40%~60%C.70%~85%D.85%以上
(3)试分析根据材料二中鱼鳞坑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4)鱼鳞坑工程建成后对下游河段的水文特征有何影响?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黄河下游与海河上游地区
B.位于湿润区向干旱区. 森林向草原过渡的地带
C.位于平原向山地、农业区向林业区过渡的地带
D.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以西,多为内流区
【小题2】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应当重治理轻开发
B.提高植被覆盖率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唯一途径
C.黄土高原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D.综合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人为因素大于自然因素
【小题3】下列属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农业技术措施的是(    )
A.科学施肥、选育良种B.修建淤地坝、平整坡面
C.推广沼气池的修建和使用D.在陡坡封坡育林育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