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荒漠化
-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新时期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及“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应注意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的综合治理。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读我国某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及相关资源。

材料二 下面是B地区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

(1)试分析造成图中A、B两区域人口密度差异的自然原因。
(2)目前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造成该生态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为________。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解决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3)分析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对B地区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
材料一 读我国某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及相关资源。

区域 | 植被类型 |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 年降水量 (毫米) |
![]() | 农业植被 | 200~400 | 600~620 |
![]() | 杂草类 | 100~200 | |
![]() | 小灌丛、碱蓬 | 1~50 | 380~390 |
材料二 下面是B地区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

(1)试分析造成图中A、B两区域人口密度差异的自然原因。
(2)目前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造成该生态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为________。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解决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3)分析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对B地区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
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红壤分布区发生的土地荒漠化问题,这些地区地形以丘陵及山区为主,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
材料二 “红色荒漠”形成机制示意图。

(1)上图中字母表示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等条件,请写出各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南方地区“红色荒漠”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3)填表比较:南方地区的“红色荒漠”问题与我国其他地区生态问题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
材料一 “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红壤分布区发生的土地荒漠化问题,这些地区地形以丘陵及山区为主,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
材料二 “红色荒漠”形成机制示意图。

(1)上图中字母表示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等条件,请写出各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南方地区“红色荒漠”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3)填表比较:南方地区的“红色荒漠”问题与我国其他地区生态问题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下图)。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库,几乎拦截了全部河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决不能富一阵子,后悔一辈子”。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民勤县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①水资源短缺 ②土地荒漠化
③旱涝灾害 ④水土流失
【小题2】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人为原因是
①过度用水 ②乱砍滥伐
③过度放牧 ④上游拦截河水

【小题1】民勤县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①水资源短缺 ②土地荒漠化
③旱涝灾害 ④水土流失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② |
①过度用水 ②乱砍滥伐
③过度放牧 ④上游拦截河水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② |
阅读材料,回答(1)~(3)题。
材料一 如图为我国贵州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和一月份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

材料二 石漠化是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地表植被遭破坏,基岩裸露或砾石堆积等土地退化现象。贵州是我国西南石漠化面积最大的省区。下表是对材料一所示地区的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

材料三 科研小组为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设计如下生产布局模式图

(1)由材料二分析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土壤肥力的关系是________。导致图示区域石漠化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
(2)该地因土地石漠化产生的关联性地质灾害有________和________。
(3)材料三图中村庄修建沼气池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 如图为我国贵州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和一月份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

材料二 石漠化是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地表植被遭破坏,基岩裸露或砾石堆积等土地退化现象。贵州是我国西南石漠化面积最大的省区。下表是对材料一所示地区的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

材料三 科研小组为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设计如下生产布局模式图

(1)由材料二分析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土壤肥力的关系是________。导致图示区域石漠化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
(2)该地因土地石漠化产生的关联性地质灾害有________和________。
(3)材料三图中村庄修建沼气池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统计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上述材料反映,导致该地区30年来粮食产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
【小题2】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最主要的问题是
年份 | 森林 覆盖率 | 耕地面积(km2) | 年降水量(mm) | 气温年较差(℃) | 河流 含沙量 | 粮食平均单产(万kg/公顷) | 粮食总产(亿kg) |
1975 | 19% | 333 | 420 | 38 | 10% | 1.23 | 1.025 |
2005 | 12% | 478 | 350 | 42 | 35% | 0.9 | 0.975 |
【小题1】上述材料反映,导致该地区30年来粮食产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
A.退耕还牧面积增大 | B.气候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
C.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 D.人口增长过快 |
A.光照条件差 | B.风沙危害严重 |
C.气候大陆性特征增强 | D.水土流失加剧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是世界主要的水土流失区。据中科院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队遥感调查计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面积约45万平方千米,其中土壤侵蚀强度大于1 000吨/平方千米的面积约29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示意图。图中黑色柱状部分代表不同省区土壤侵蚀强度大于500吨/平方千米的侵蚀面积。

(1)指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面积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山西省土壤侵蚀面积较大的自然原因。
(3)比较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在防治水土流失作用中的差异。
材料一:黄土高原是世界主要的水土流失区。据中科院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队遥感调查计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面积约45万平方千米,其中土壤侵蚀强度大于1 000吨/平方千米的面积约29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示意图。图中黑色柱状部分代表不同省区土壤侵蚀强度大于500吨/平方千米的侵蚀面积。

(1)指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面积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山西省土壤侵蚀面积较大的自然原因。
(3)比较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在防治水土流失作用中的差异。
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湿润红土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这些地区地形以丘陵及山区为主,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
材料二 “红色荒漠”形成结构示意图。

(1)完成“红色荒漠”结构示意图。上图中字母表示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等条件,请写出各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南方地区“红色荒漠”主要发生在________丘陵地区,它的形成造成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
(3)我国北方的荒漠化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地区。简要说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防治的不同措施。
材料一 “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湿润红土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这些地区地形以丘陵及山区为主,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
材料二 “红色荒漠”形成结构示意图。

(1)完成“红色荒漠”结构示意图。上图中字母表示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等条件,请写出各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南方地区“红色荒漠”主要发生在________丘陵地区,它的形成造成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
(3)我国北方的荒漠化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地区。简要说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防治的不同措施。
读“我国局部地区山脉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图中山脉两侧地形区景观的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多选)
(2)甲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大规模发展优质番茄种植和加工业。试分析该地区能生产优质番茄的主要自然原因和限制其发展的自然因素。
(3)甲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乙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对乙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应如何进行综合治理?

(1)对图中山脉两侧地形区景观的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多选)
A.①山南侧的高寒草原上,常见成群的骆驼在觅食 |
B.②山南侧戈壁、沙漠广布 |
C.③山北侧水乡泽国、河网密布、沃野千里 |
D.④山东侧秋季稻谷飘香 |
(3)甲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乙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对乙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应如何进行综合治理?
读“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完成下题。

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 | B.水土流失 |
C.土壤盐碱化 | D.地面沉降 |
民居的特点受自然条件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建筑物设计最有利于防大风的建筑是
【小题2】图乙所在的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下列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中,属于黄土高原保持水土根本措施的是

【小题1】图中建筑物设计最有利于防大风的建筑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平整土地 | B.修筑梯田 | C.造林种草 | D.深耕改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