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荒漠化
-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国家制定的“十三五”规划确定了到2020年消除贫困的目标。打响了“精准扶贫”的攻坚战。2016年已超额完成1 000万人脱贫目标,同时出现一些成功案例。
我国的贫困地区多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读图,回答下题。

在甲、乙两区域中任选其一,简述该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自然原因。
我国的贫困地区多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读图,回答下题。

在甲、乙两区域中任选其一,简述该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自然原因。
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验证在同等降水强度、同等土质条件下,地表植被、地形坡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通过实验,图中四个杯子中泥土量有可能最大的是 (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元阳县地处云南省南部、红河南岸的哀牢山脉南段,素有“一山有四季,隔里不同天”之称,光、热、水、矿产资源丰富,水土流失严重。下表为元阳县水土流失强度变化情况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侵蚀强度等级 | 1999年 | 2005年 | 2010年 | |||
面积 (km2) | 比例 (%) | 面积 (km2) | 比例 (%) | 面积 (km2) | 比例 (%) | |
微度侵蚀 | 187.81 | 8.58 | 153.70 | 7.02 | 95.82 | 4.37 |
轻度侵蚀 | 1202.09 | 54.89 | 793.70 | 36.24 | 723.75 | 33.05 |
中度侵蚀 | 601.11 | 27.45 | 621.61 | 28.39 | 685.90 | 31.32 |
强度侵蚀 | 169.77 | 7.75 | 348.89 | 15.93 | 377.33 | 17.23 |
极强度侵蚀 | 27.98 | 1.27 | 230.73 | 10.54 | 264.01 | 12.06 |
剧烈侵蚀 | 1.12 | 0.06 | 41.25 | 1.88 | 43.07 | 1.97 |
【小题1】2005~2010年元阳县水土流失增长速度最快的侵蚀强度等级是( )
A.轻度侵蚀 | B.中度侵蚀 |
C.强度侵蚀 | D.极强度侵蚀 |
A.修建公路 | B.居民点建设 |
C.矿产开采 | D.过度放牧 |
①调整农业结构 ②修建梯田 ③发展“处方”农业 ④采用滴灌技术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图所示为某国西部海岸地区可观赏“倒沙入海”奇景: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海洋,滚滚沙流飞泻入海,上万只火烈鸟聚集在附近的浅滩上。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倒沙入海的形成( )
【小题2】附近浅滩火烈鸟聚集是由于该地( )

【小题1】倒沙入海的形成( )
A.反映了当地水土流失严重,入海河流泥沙含量大 |
B.反映了当地气候干旱并盛行离岸风 |
C.主要与当地高原广布的地形有关 |
D.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 |
A.气候较同纬地区温暖,利于繁殖 | B.倒沙入海,营养物质丰富 |
C.沿岸有上升流,鱼类丰富,利于觅食 | D.沿海地势低平,利于筑巢 |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小题2】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
【小题3】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小题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 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
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 D.干旱和大风现象 |
A.平整土地 | B.修水平梯田 | C.深耕改土 | D.造林种草 |
A.经济可持续发展 | B.社会可持续发展 | C.生态可持续发展 | D.减少污水排放量 |
(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红壤是重要的土壤资源。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北起长江沿岸,南到海南,东到台湾,西到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占全国总面积的22.7%。红壤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现有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3.33%,是我国重要的粮、油、果、林、茶及水产生产基地。
材料二:有人在裸露的红壤上进行人工降雨试验,不同坡度与土壤冲刷量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

(1)我国红壤分布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气候和 气候。
(2)我国红壤分布区夏季最易发生的生态问题是 ;产生这一生态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
(3)据材料二,任选一个坡度范围的红壤分布区域,说出其合理利用的方式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红壤是重要的土壤资源。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北起长江沿岸,南到海南,东到台湾,西到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占全国总面积的22.7%。红壤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现有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3.33%,是我国重要的粮、油、果、林、茶及水产生产基地。
材料二:有人在裸露的红壤上进行人工降雨试验,不同坡度与土壤冲刷量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

(1)我国红壤分布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气候和 气候。
(2)我国红壤分布区夏季最易发生的生态问题是 ;产生这一生态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
(3)据材料二,任选一个坡度范围的红壤分布区域,说出其合理利用的方式 。
鱼鳞坑是为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它能够拦截坡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风化 | B.侵蚀 |
C.搬运 | D.沉积 |
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合理开发黄河流域的正确叙述是
【小题2】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和保护环境的生物措施是

【小题1】关于合理开发黄河流域的正确叙述是
A.河套平原农业以营造薪炭林为主 | B.中游地区疏浚河道,发展航运 |
C.兰州以上河段进行水能梯级开发 | D.下游地区重点开采煤炭、铝土 |
A.打坝淤地 | B.修建梯田 |
C.植树种草 | D.开发水能 |
若尔盖地处黄河上游、青藏高原东部,属新构造运动上升区,素有黄河“蓄水池”之称,若尔盖地区滥采乱挖泥炭现象十分严重,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势。下图为1990—2016年若尔盖地区不同级别荒漢化面积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若尔盖地区被称为黄河“蓄水池”,主要原因是
【小题2】1990—2016年,若尔盖地区
【小题3】推测若尔盖地区经济支柱是

【小题1】若尔盖地区被称为黄河“蓄水池”,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丰富 | B.湿地广布 |
C.畜牧业发达 | D.人口稀少 |
A.荒漠化总面积持续增加 | B.中度荒漠化变化幅度最大 |
C.轻度荒漠化减少速率先快后慢 | D.重度荒漠化面积以减少为主 |
A.靠天养畜牧业 | B.物流业 |
C.农产品加工业 | D.软件开发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