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验证在同等降水强度、同等土质条件下,地表植被、地形坡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通过实验,图中四个杯子中泥土量有可能最大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9-21 09:33: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甘肃会宁,地处黄土高原的西南边缘。据此回答:
【小题1】会宁县水土流失也很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 )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过度开垦和过度樵采
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
【小题2】下列关于田纳西河及其流域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东坡
B.山地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环境水量和水质
C.河流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D.河谷平原是该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
同类题2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两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为山地,乙为河谷
B.甲为河谷,乙为山地
C.甲、乙两地均为山地
D.甲、乙两地均为河谷
【小题2】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壤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土地沙化
D.酸雨污染
同类题3
读下边黄土高原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对黄土高原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应在a、b、c、d四处采取不同措施。与治理措施相对应的地点分别是:
处:打坝淤地;
处:植树种草;
处:修筑梯田;
处;平整土地。
(2)甲、乙、丙三地,
地最适宜建窑洞,原因是
。
(3)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过程中,有些地方只重视工程措施,而忽视生物措施,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同类题4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小题2】A地区地表土层为陆相沉积物,其成因中的外力作用形式与该物质输送方向表现为( )
A.风力作用;向东南方向输送
B.流水作用;向东南方向输送
C.冰川作用;向低纬地区输送
D.海浪作用;向沿海地区输送
【小题3】【小题4】造成A地区地表千沟万壑形态的主要原因是( )
①干旱少雨 ②夏季北方多暴雨 ③土层质地疏松 ④毁林开荒 ⑤农民修筑水平梯田 ⑥农民在沟壑打坝淤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同类题5
黑龙江省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过度开垦,严重的水土流失已使黑土厚度由20世纪50年代的60 cm变为现在的20 cm。下图示意该区域1950—2000年水土流失面积的演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1950—2000年该区域水土流失的变化特点。
(2)简述该区域防治水土流失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