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从2006年到2010年,该地明显加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加剧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污染
D.土地盐碱化
【小题2】从2010年到2016年该地生态环境质 量有所改善,其主要原因是
A.居住面积扩大
B.盐碱地得到治理
C.退耕还林还草
D.种植业规模扩大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5年美国航空航天局使用卫星第一次以三维方式量化了非洲撒哈拉沙漠尘埃被搬运到南美洲亚马孙雨林的数量,这些尘埃中包括沙子和南美洲亚马孙雨林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磷等。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非洲撒哈拉沙漠尘埃被搬运到亚马孙雨林地区主要借助于下图中 风带
A.B.C.D.
【小题2】撒哈拉沙漠尘埃中的沙子、磷进入亚马孙雨林生态系统,可
A.促进岩石风化,释放养分B.促进地表径流,带走养分
C.随雨水带来可溶性养分D.促进土壤的淋溶作用
【小题3】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其所指的生态环境效应是
A.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大量氧气B.调节全球气候,维护生态平衡
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水平衡D.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要求。

青藏铁路锡北段(锡铁山——北霍鲁逊盐湖矿区,如左图)位于柴达木盆地,沿线风沙灾害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在我国铁路沿线风沙防治工程中,较为成功的案例是包兰铁路沙坡头段的以植物防沙为主的“五带一体”的防护体系,但青藏铁路锡北段无法利用植物防沙。通过对锡北段进行考察研究,专家认为防治该地风沙灾害最有效的措施是采用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如左下图和右图所示)的方式。


(1)简述青藏铁路锡北段风沙对铁路及运行列车的主要危害。
(2)分析青藏铁路锡北段无法利用植物防沙的原因。
(3)说明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的方式在保护铁路方面是如何起到防风沙作用的。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 “地球之肾”。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签订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确定2月23日为“国际湿地日”。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A.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污染 B. 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C. 吸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物    D. 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小题2】导致我国湿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变暖,水分蒸发 B. 工农业废水的大量排放
C. 围湖造田,垦荒种粮 D. 过度开发,发展旅游业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地是
A. 秦岭     B. 贺兰山 C. 阴山 D. 太行山
【小题2】乙地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易产生的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土壤盐碱化
C. 土地荒漠化   D. 土壤酸化
【小题3】丙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A. 防洪     B. 发电 C. 灌溉 D. 养殖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某地区原始森林分布图。

【小题1】与图中甲区域原始森林形成有关的因素是
①纬度位置    ②暖流    ③地形    ④东南信风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小题2】如果图中乙处森林被毁,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①大气中 C02 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活跃,降水量大增
③当地沙漠化严重
④当地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③④B.①④
C.①③④D.②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部分省(区)盐碱地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M省(区)可能为(  )
A.四川B.安徽C.黑龙江D.内蒙古
【小题2】宁夏盐碱地形成的原因为(  )
①耕地总面积较大
②地势低洼
③降水量小,蒸发旺盛
④地下水埋藏浅,矿化度高
⑤引黄灌溉面积大,排水不畅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风滚草是植物中的“流浪汉”,当干旱来临时,其根部从土层中收起,植株形成团状,随风滚动(左图)。在风滚草找到合适环境后,重新扎根,发出新芽。移动中的风滚草受栅栏、建筑等阻挡堆积(右图),对生活、生产和生态产生广泛影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小题1】风滚草的主要习性为
A.耐寒B.耐旱C.耐风D.耐渍
【小题2】导致风滚草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A.旱灾B.水源C.大风D.障碍物
【小题3】风滚草的滚动传播可能会导致
A.环境污染
B.土地退化
C.生物入侵
D.生物多样性增多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处河西走廊的张掖地区(黑河中游)近50年间,人口由55万增至116万,耕地由10万公顷增加到26万公顷,中游沿岸建成的平原水库27座,截流了几乎全部的上游来水。(如下图)


材料二 额济纳旗草原过去曾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地方,现在草木枯萎,到处是戈壁沙漠,一片荒凉,已难见草原风光。

(1)请根据所学知识,分别说出弱水河流的主要补给和影响其流量的自然因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额济纳旗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
(3)简述该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近年来,黄河水文情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中游地区尤为明显。头道拐和龙门是黄河中游地区两座水文站,窟野河是其间主要支流。

读不同时期头道拐和龙门水文站水、沙变化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06-200年间,两水文站之间的支流流入黄河的水量
A. 逐年增加 B. 逐年减小 C. 先减后增 D. 先增后减
【小题2】2006-2009年与1970-1979年相比,黄河中游水、沙发生明显变化,与其形成的原因无关的是
A. 打坝淤地,拦沙蓄水 B. 退耕还林,保持水土
C. 毁林开荒,过度放牧 D. 采砂取土,疏浚河道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