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左图为“我国某日沙尘暴天气分布(阴影部分)示意图”。右图为“P地不同放牧强度物种丰富度变化示意图”,其中6只羊/公顷为重牧强度、4只羊/公顷为中牧强度、2只羊/公顷为轻牧强度。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P地放牧强度与物种丰富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A.中牧条件下的物种丰富度最高
B.重牧条件下的物种丰富度最终小于轻牧
C.不同放牧强度下,物种丰富度均不一样
D.相同放牧强度下,物种丰富度的时间变化相同
【小题2】为减少 P 地沙尘危害,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宜实行的发展策略有
A.兴修水利引水灌溉
B.因地制宜退耕还草
C.规定合理的载畜量
D.定期实行休耕休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7-11 10:35: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草原、荒漠为主的植被
B.人类活动
C.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D.气候变异
【小题2】下列有关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压力所迫和管理失误,本区荒漠化趋于严重
B.从总体上看,特别是旱作地区和草原牧区,荒漠化仍在蔓延。
C.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D.宁夏沙坡头采用方格状的沙障固沙,是为了防止兰新铁路受腾格里沙漠的侵袭
同类题2
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下图为黑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黑河流域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
(1)黑河属于_______河(内流、外流),该河径流量从中游至下游逐渐_______形成这种变化的自然因素除降水外还有_______和_______。
(2)图中甲、乙、丙三区域最可能形成大面积冲积扇的是_______,有大面积沙丘分布的是__________。造成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
(3)分析甲区域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4)简述为防止黑河流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同类题3
读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图,完成下列要求:
(1)①沙漠的名称是________沙漠,其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等。
(2)为防止这些地区的沙漠化,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形式?
(3)________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自东向西由温带草原逐步过渡为荒漠草原________,主要是由于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________而形成。
(4)我国土地荒漠化向东、向南扩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③地区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 ________等。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外力作用形式是( )
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
C.冰川作用
D.波浪作用
同类题4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20世纪70年代以来,该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出现了河流下游断流加剧现象,最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
【小题2】民谣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下列行为或现象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及沙尘暴频发的是( )。
①以粮为纲,大力垦荒
②积极退耕,还林还草
③增加人口,加快发展
④引水灌溉,挖掘土地潜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小题3】为了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向应是( )。
A.大力发展瓜果、花卉等创汇农业
B.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优质长绒棉和彩色棉
C.扩大草原面积,大力发展畜牧业
D.推广节水农业,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同类题5
读下图,分析回答。
(1)填出下列代码代表的名称:B_______(国家),D______(湖泊)。
(2)据报道,1960年以来,图中湖泊的面积、水量、水面高度均在减少,而湖水盐度开始接近海水盐度,原始有机体几近死亡。试说明其原因。
(3)为减缓D湖生态恶化、水量减少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是:①_______,②_____。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荒漠化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