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史
- 经济史
- 文化史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 历史和历史的“重现”
- 人类起源之谜
- 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
- 二里头文化的探索
- 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
- 玛雅文明的消失
- 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
- 体验历史学的趣味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 古代史(学科网)
- 高考热点专题
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于10月22日起举办“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甲骨文的发现把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

(1)分别指出甲骨文和《史记》的史料类型。
材料一

(1)分别指出甲骨文和《史记》的史料类型。
材料二 王国维是研究甲骨文的早期重要学者,主要贡献在于运用甲骨文重新考释(考证、解释)商代历史,解决了商代历史研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传世文献中关于商代世系的记载主要在《史记·殷本纪》中,王国维将甲骨文与《史记·殷本纪》及《三代世表》等互证,说明《史记》是一部信史,就是《山海经》之类不雅驯之作,其内容也不是毫无依据的。王国维运用甲骨文中出现的商代先公先王与《史记·殷本纪》作比较,以甲骨文为标准,纠正了《史记·殷本纪》中的一些错误。
——摘编自徐子黎《王国维甲骨文研究得失论》
(2)依据材料二,指出王国维的史学研究方法。简要分析他所依据的两类史料的价值。“取借史家研究成果之理论,以观测当前轻情状,推断未来发展趋势,并未预言某事将会发生之意。”王尔敏此话意在表明:
A.论从史出 | B.鉴往知来 | C.以古鉴今 | D.史由证来 |
如图是1975年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西周铜器窖藏的五祀卫鼎。鼎腹内壁铸铭文207字,记录了西周中期的一件土地诉讼案件。此青铜器的铭文


A.需被文献记载印证才能确定其证史价值 |
B.能为后人研究当时的社会状况提供较为可信的史料 |
C.作为实物史料不可能包含记录者主观认识 |
D.作为历史叙述都是对当时历史事实的准确客观呈现 |
2019年,浙江某高中师生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收集“新中国老物件”活动,同学们把家传老物件带到学校集中展示和讲述其背后故事,在校园里刮起了阵阵“古董风”。这些老物件诉说了每个家庭的历史,也折射了新中国七十周年的风风雨雨。这说明
A.口述史料比文献记载更具史学研究价值 |
B.新中国史研究须借助百姓的家族史记述 |
C.宗法观念依旧深刻影响国人的思维方式 |
D.实物史料可以成为史料实证的重要方式 |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加强对五四运动史料和文物的收集、整理、保护,为后人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留下历史记忆,加强对史料的分类整理和系统化研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示和保护五四运动史料迫在眉睫。这可以说明
A.研究五四运动收集官方文件为当务之急 |
B.应把第一手史料的整理保护作为重中之重 |
C.史料是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 |
D.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还原历史场景大有可能 |
如图是1975年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的西周铜器窖藏五祀卫鼎。腹内壁铸铭文207字,记录了西周中期的一件土地诉讼事件。该铭文


A.需与文献记载相印证才能体现它的证史价值 |
B.可为后人提供研究西周社会状况的重要史料 |
C.作为实物史料不可能反映铸鼎者的价值取向 |
D.其最主要价值在于可研究我国早期文字演变 |
《左传》记载:“纣克东夷而陨其身”。《史记》记载的商纣王“酒池肉林”,是个暴君。***同志曾说:“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统一东南,把东夷和平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东夷,打了胜仗,但损失也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这说明了
A.历史真相扑朔迷离,历史的真实是不可认识的 |
B.历史没有统一定论,应该允许各成一家之言 |
C.历史的真相是由矛盾的陈述之中整理出来的,是有可能认识的 |
D.历史事实的考辨,需要考古学的进展和史学家的价值判断 |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 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历史学习中为此常用“三维坐标”、“大事年表”、“历史地图”等方法来实践。下列对这些实践方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三维坐标整合多种历史因素,是带学生到历史现场的最佳方式 |
B.大事年表让学生认识发展趋势,从而能更理性地看待历史事件 |
C.历史地图直观、形象,最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时空观念 |
D.除了上述三种方式,没有其它方式能更好地准确理解历史 |
宋代以来,民间相传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河南省密县打虎亭一号汉墓出土了一块豆腐作坊石刻(如下图),其中表现了浸豆、磨豆、过滤、点浆和镇压成形等生产工序。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豆腐确实为淮南王刘安所发明 | B.民间传说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 |
C.豆制品是汉代民间的主要食物 | D.石刻成为技术推广的重要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