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史
- 经济史
- 文化史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晚明科技群英
- 詹天佑
- 李四光
- 牛顿
- + 爱因斯坦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 古代史(学科网)
- 高考热点专题
A.量子论 | B.万有引力定律 | C.光电效应理论 | D.相对论 |
A.论证了光的本质是微粒的见解 |
B.揭露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 |
C.传入中国后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
D.其两条原理是等效原理和广义相对性 |
材料一 科学发现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一环,新证据的发现,理论的创新往往都出现在这个环节。牛顿认为,科学原理是通过对自然进行实验而得到的认识,因此,他称之为“实验哲学”。牛顿科学的基础是微粒哲学,在牛顿看来,自然之书是用微粒符号和微粒语言写成的,这一点是和玻义耳一样的。但是,伽利略和笛卡尔则认为自然之书是由几何符号写成的。由此,牛顿创造性地把当时的这两种倾向综合了起来,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
材料二 “两面神思维”最早由美国精神病学家卢森堡提出,指的是同时构想出两个或多个并存的、同样起作用的或同样正确的、相对立的概念、思想或印象。爱因斯坦创造性地把“两面神思维.运用到物理学领域。在爱因斯坦之前,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一直争论不休,成为两个对立的理论。而爱因斯坦创造性地运用两面神思维把两者结合起来。
这样,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就不再是对立的两种性质,而是综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性质“波粒二象性”。爱因斯坦通过长期的科学实战和哲学探索,认识到理论必须以经验事实为依据,同时,理论创新还需大胆思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瑕《牛顿与爱因斯坦科学发现观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科学研究方法特点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牛顿和爱因斯坦科学发现观的异同。
1999年底,英国广播公司进行了一次网上民意测验,评选影响最大的“千年思想家”,以下三人由左至右分别名列一、二、三名。



(1)这三个人中,你最敬仰谁?请说明理由。
(2)这三位伟人有哪些共有的优秀品质?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在中国,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并得翻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l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爱因斯坦热在中国方兴未艾。
——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爱因斯坦传》等
材料二 但这百年来的变更却与前不同,因科学发达结果。产业组织从根柢翻新起来,变既太骤,其力又太猛,其范围又太广。他们要把他的内部生活凑上来和外部生活相应,却处处措手不及。……宗教和旧哲学,既已被科学打得个旗靡辙乱,这位“科学先生”便自当仁不让起来,要凭他的试验发明个宇宙新大原理。……所以那些什么乐利主义强权主义越发得势。死后既没有天堂,只好尽这几十年尽地快活;善恶既没有责任,何妨尽我的手段来充满我个人欲望。然而享用的物质增加速率,总不能和欲望的腾升同一比例,而且没有法子令他均衡。怎么好呢?只有凭自己的力量自由竞争起来。质而言之,就是弱肉强食。近年来甚么军阀甚么财阀,都是从这条路产生出来。这回大战争,便是一个报应。……当时讴歌科学万能的人,满望着科学成功黄金世界便指日出现。如今功总算成了,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这便是最近思潮变迁一个大关键了。(自注:读者切勿误会因此菲薄科学,我绝不承认科学破产,不过也不承认科学万能罢了。)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1919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兴起爱因斯坦热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分析作者质疑“科学万能”的原因。
①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光的“波动说”
②牛顿发表了论文《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
③牛顿用折射望远镜证明了日光由七色光组成
④爱因斯坦解决了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材料一 “理性力学应当是一门定量研究任何力所引起的运动和产生任何运动的力的科学。因此,本书被命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因为自然哲学的一切难题中都涉及通过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自然的力,再通过这些自然力来解释其他现象。”
——《自然哲学的数学承理》
材料二 爱因斯坦与牛顿的对话(虚拟)
爱因斯坦:你真伟大,你建立了牛顿力学框架体系,相对论中存在的问题都被你指了出来。
牛顿:你比我更伟大,相对论在许多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和量子力学一起,已成为近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包容了我的三条运动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
爱因斯坦:你我的理论都有瑕疵。
牛顿:哪有十全十美的理论,大家不用我们的理论,他们没有别的理论可用,圣人、神仙也要犯错误,你我都是凡人,你我的身躯已经溶入了自然界,但是,你我的灵魂还留在人间。
——毛民义:《相对论网站》
材料三 “科学”一词起源于中国古汉语,原意为“科举之学”,到近代日本翻译西方著作,翻译英文science的时候,引用了中国古汉语的“科学”一词,意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和学问。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
——百度名片
诸回答:(1)材料一中的著作包含了牛顿的什么成就?牛顿的成就在人类文明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力学体系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他们留给人类的“灵魂”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意义的“科学”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A.创建量子理论 | B.创立狭义相对论 |
C.建立广义相对论 | D.提出光量子假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