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9 年,德国政府宣称德国是“为了自卫而战斗”,为“民族生存”而战,并且把兴登堡、鲁登道夫等战犯奉为为祖国而战的“民族英雄”,抵制对他们的审判。1924 年德国加入国联的四大条件之一,就是必须不再以任何方式使德国承认战争罪责。民族主义者继续宣扬“德意志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有权支配世界。德国的军队、大中学校成了梦想通过战争实现复仇、恢复昔日荣耀的精神家园。军方“宣称德国军队从未被真正打败过”,军事家伯恩哈迪构建了“总体战”理论,认为在和平时期必须做好战争准备,特别是民众的战争准备,泽克特、古德里安等将领提出机动灵活原则是军队作战的关键。

——摘编自张国臣《试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对一战的反思》

(1)根据材料,指出一战后德国对战争反思的特点,并概述其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德国对战争反思的特点形成的原因。
当前题号:1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材料  1918年年底,英军占领了南库尔德斯坦大部分地区。但是,英军在占领南库尔德斯坦的初期处境非常艰难。英国政府认为,需要选择一个代理人来管理南库尔德斯坦。后来,南库尔德斯坦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部落领导人马哈茂德在英国的支持下,建立了自治政府。但马哈茂德有很强的权力欲与野心,这引起了英国当局的强烈反应。在镇压了马哈茂德领导的伊拉克库尔德人暴动后,英国正式开启对南库尔德斯坦的直接统治。此后,英国与伊拉克库尔德人战时已经确立的友好关系与进一步合作的潜在基础被破坏。在1918~1920年,英国对伊拉克库尔德人的政策引发了土耳其、法国与波斯的严重关切,地缘政治博奔日趋白热化。未来中东地缘政治局势大多也处在紧张与混乱之中。

——摘编自吴于座、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对伊拉克库尔德人统治方式的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对伊拉克库尔德人政策变化的影响。
当前题号:2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我们德意志人是一个民族,因为我们经历了共同的历史,所以我们感到休盛与共。”这段话反映了德意志民族对统一的渴望。如图是德意志四个不同时期的版图。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②④①③D.④②①③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家主义之所以能或为善或为恶者,乃是由于他的解释不限于一说之故。比如有些人对于这个主义的观念,是以坚甲利兵去霸据地球,或是以尚武精神去增加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这一类的解释都是很危险的,因为他们都是帝国主义的最好滋养料。反过来说,亦有人以己国对于文化的贡献,视为国家荣誉的标准者,于是他们便能以藏兵毁甲为发达国家个性的第一个步骤了。
国际主义的目的,是在求人类的彼此了解及各国文化的成为世界的共产;他的重要工具是世界的永久和平。帝国主义的目的则适于国际主义的相反,他是以增加人类的误解及怨仇为任务的;他的重要工具是战争。所以这两个现代文化势力的竞争,即不啻是战争与和平的竞争。使国际主义而能战胜帝国主义,那么,和平的梦想即可实现,人类的自救亦将更有希望了。

——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1924—1926年首次出版)

评述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并得出结论。(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当前题号:4 | 题型:论述题 | 难度:0.99
德国诗人科拉·邦德在1919年发表的《听着,德国人》文章中,号召德国人按照“神圣的道家精神”来生活,争做“欧洲的中国人”。许多学者认为《道德经》可以医治西方文明中的精神失落,消解强权意识。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B.经济危机激化社会矛盾
C.现代主义成为文学主流D.战争对西方文明的破坏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