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运动以后,虽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继续参加了革命,但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是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在下列哪一著作中强调了这一观点?(  )
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B.《新民主主义论》
C.《论联合政府》D.《论人民民主专政》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1920年,***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开了长串的“问题单”,可是他逐渐发现问题列不完。由于所有问题都串联在一起,于是***逐渐转向通过整体的解决,并宣称:“社会万恶”以及要“创造一种新社会”。***这一转变
A.体现其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思考B.为***成立奠定基础
C.进一步完善了中国革命的理论D.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面是1977—1978年邓小平发表的相关言论(部分)。由此可知,邓小平的这些谈话
时间
论述
1977年4月
“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
1977年7月
要对***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不能歪曲理解***思想,“***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
1978年2月
在五全人民代表大会上多两党的优良作风指出要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反对弄虚作假,反对浮夸
 
A.表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实现转移
B.利于增强中共应对内外挑战的能力
C.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以确立
D.是对“文革”时期错误思想的系统纠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抗日战争时期,***指出:“只要是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不问属于何党何派,都有参加这个政权(抗日根据地)的资格。”由此可知,***( )
A.极力促成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日B.针对各民主党派的政策迥然不同
C.意在建立多党合作的民主政权D.致力于唤醒中华民族的独立意识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孙中山先生在《民报发刊词》中说:“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现之,又不能使之谜去……试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膛乎后也。”孙中山基于这一认识提出了(  )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孙中山在《民生主义》中写道:“在不均的社会,当然可用马克思的办法,提倡阶级战争去打平他;但在中国实业尚未发达的时候,马克思的阶级战争、无产专制便用不着……我们主张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法,不是先提出一种毫不合时用的剧烈办法,再等到实业发达以求适用;是要用一种思患预防的办法来阻止私人的大资本,防备将来社会贫富不均的大毛病。”据此可以判断,孙中山
A.主张发展实业与节制资本同步进行
B.支持采用马克思之法解决现实问题
C.倡导国共合作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度
D.已经完成了政治革命开始转向民生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孙中山先生在民主革命期间,不断发展改进民主革命思想。20世纪20年代他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新”体现在
①明确提出反帝  ②平均地权  ③节制资本  ④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因为有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便给了一种条件,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地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并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例如四川、贵州、云南及北方各省,而是在1926和1927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例如湖南、广东、湖北、江西等省。

——摘自***《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材料二 

——摘编自《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目录完成下列要求:

(1)观察材料一中的地图,概括1929—1932年间革命根据地的特点;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呈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当代中国这两次思想解放及其历史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从中得出的感悟。
当前题号:8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斯国新力作《党史可以这样讲:初心·使命》将中共党史用“精神”串联起来,涵盖党的创建与红船精神、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红军长征与长征精神、延安岁月与延安精神、抗日战争与民族精神、解放战争与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与国际主义精神、建国30年与爱国创业精神、改革开放与时代创新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等十个主题。该书以事实为依据,既有原因分析,也有理论归纳;既是一部理论宣讲方法的辅导读物,也是一本党史知识普及教育的参考读本。

——摘编自人民网《(党史可以这样讲;初心·使命)出版》(2018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参照上述作品的“党史讲法”,另选主题讲述党的发展历程。(要求:主题明确、突出发展历程,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当前题号:9 | 题型:论述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成果就是……解决了在一个人口众多、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开展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课题,坚持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

——付丽、冯广通《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轨迹》

材料二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的理论成果及其主要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示讲话内容的题目、历史背景和历史地位。
当前题号:10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