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史
- 经济史
- 文化史
- + 孙中山三民主义
- 三民主义的提出与实践
- 新三民主义
- 毛泽东思想
-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 古代史(学科网)
- 高考热点专题
徐中约认为,孙中山看到了西方的民主、独立与繁荣,但也看到了西方为工业化问题所困扰。为预防资本集中,他主张节制资本;为应对中国人口的增长超过土地面积的增长带来的土地问题,他主张平均地权。这反映了孙中山
A.致力于反对垄断 | B.注重中西文明有机结合 |
C.解决了土地问题 | D.否定了西方工业化模式 |
三民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待的。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联系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
(2)说明20世纪20年代***“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三大思想理论的认识。
材料一 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待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材料二 ***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时间和名称
——摘自《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联系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
(2)说明20世纪20年代***“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三大思想理论的认识。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
A.民族主义 | B.民生主义 | C.民权主义 | D.三大政策 |
孙中山说:“中国的各省在历史上向来都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不是不能统属的。而且统一之时就是治,不统一之时就是乱。美国之所以富强,不是由于各邦之独立自治,还是由于各邦联合后的进化所成的一个统一国家。所以美国的富强,是各邦统一的结果,不是各邦分裂的结果。中国原来既是统一的,便不应该把各省再来分开。”材料表明孙中山的主要观点是
A.反对各省自治和实行联邦制度 |
B.建立美国式的联邦共和国 |
C.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
D.主张民族独立 |
孙中山认为,“今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为此他()
A.核定地价,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
B.发展实业,推动全国铁路建设 |
C.领导革命,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
D.改组政党,谋求国家和平统一 |
孙中山先生在《民报发刊词》中说:“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现之,又不能使之谜去……试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膛乎后也。”孙中山基于这一认识提出了( )
A.民族主义 | B.民权主义 | C.民生主义 | D.民主主义 |
孙中山在《民生主义》中写道:“在不均的社会,当然可用马克思的办法,提倡阶级战争去打平他;但在中国实业尚未发达的时候,马克思的阶级战争、无产专制便用不着……我们主张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法,不是先提出一种毫不合时用的剧烈办法,再等到实业发达以求适用;是要用一种思患预防的办法来阻止私人的大资本,防备将来社会贫富不均的大毛病。”据此可以判断,孙中山
A.主张发展实业与节制资本同步进行 |
B.支持采用马克思之法解决现实问题 |
C.倡导国共合作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度 |
D.已经完成了政治革命开始转向民生 |
孙中山先生在民主革命期间,不断发展改进民主革命思想。20世纪20年代他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新”体现在
①明确提出反帝 ②平均地权 ③节制资本 ④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①明确提出反帝 ②平均地权 ③节制资本 ④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