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史
- 经济史
- 文化史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西学东渐)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 古代史(学科网)
- 高考热点专题
1904年,梁启超游历北美后写成《新大陆游记》。书中肯定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进步,同时对由此带来的扩张性深表忧虑不安;极力赞颂美国平等自由的价值观,然而对美国共和政体却多有批评。这反映出,梁启超
A.政治思想转变,由激进趋向温和 |
B.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的价值追求 |
C.认为民主共和不如君主立宪有秩序和安定 |
D.流露出对美国观察和思考自相矛盾的心境 |
“清廷的藩属丧失殆尽”“中国作为传统东亚秩序中心的角色进一步瓦解”“中国有志之士认识到要使中国强大起来,就必须在政治体制上改弦更张”。以上评论针对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 B.中法战争的影响 |
C.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 |
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主办了《新小说杂志》,并在上面刊行了自己创作的科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他在书中描绘了半个世纪之后的中国迎来太平盛世,成为举世瞩目的超级大国。《新中国未来记》的创作
A.体现了明显的空想色彩 | B.折射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
C.讽刺了清朝政府的无能 | D.凸显了维新派渐进改革主张 |
有学者称:“新文化运动不是政治变革的舆论前奏,面是政治变革之后的文化补课。”该评论
A.否定了新文化运动的政治影响 |
B.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民主革命性质 |
C.强调了新文化运动的文学成就 |
D.淡化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作用. |
一战爆发之初,中国《新群杂志》便公开检讨国家主义(强调国际强权政治和霸权思潮);《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也提出要用和平的“协力主义”来弥补国家主义的不足;梁启超更为彻底地放弃了极端国家主义主张。这些现象可说明当时
A.世界局势影响中国思想的路径思考 |
B.一战改变世界新旧文明格局 |
C.中国知识分子全面抨击西方价值观 |
D.国家主义遭到外交公理的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