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史
- 经济史
- 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原因、过程和表现
-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
- 文化史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 古代史(学科网)
- 高考热点专题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转移的趋势 |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
A.推动了世界整体性进步 |
B.实质上是资本的全球扩张 |
C.有利于第三世界摆脱贫困 |
D.加剧了全球的利益失衡 |

A.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集团化 |
B.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 |
C.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集团化 |
D.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 |
材料 长久以来,欧美国家在科幻片领域几乎处于“垄断”地位,通过科幻片将他们的价值观传递给其他国家,最常见的就是“个人英雄主义”,一个或几个超级英雄承担着拯救世界的重任。
而国产电影《流浪地球》中体现了中国亲情观念、奉献精神、故土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影片表现的价值观不再是超级英雄拯救世界,而是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就将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融入对人类未来的畅想与探讨,拓展了人类憧憬美好未来的视野。 无论是影片中组成联合政府、发动全球数千个救援队抢修“行星发动机”,还是最后各国救援队集体手动推撞针,都让人们看到,当危机来临时,任何一个国家和个人都是渺小的,唯有集中力量形成共同体才有希望。
——摘编自《 人民日报 》评论
根据材料,提出一个论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2003年,因美国发生疯牛病,韩国宣布禁止进口美国牛肉。2008年4月,为推动韩美签署自由贸易协定,韩美达成放宽进口美国牛肉的协议。这一协议在韩国遭到强烈抗议和抵制,6月10日,约100万韩国人在首尔街头集会,抗议政府进口美国牛肉。19日,韩国总统李明博向韩国国民道歉。分析人士认为,韩美“牛肉风波”是传统的经济民族主义与全球自由贸易发展趋势之间的一次强烈碰撞和较量。韩国经济研究院的分析报告显示,“牛肉风波”不仅给韩美两国带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同时带来了高达2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成立时间 | 名称 |
1955 | 国际茶叶委员会 |
1960 | 石油输出国组织 |
1962 | 可可生产者联盟 |
1970 | 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 |
推动表1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
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
D.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摘编自陈钦庄、计翔翔《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二 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也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摘编自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商品、资本、技术、信息以及劳动力等各类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更加频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几种观点激烈冲突:观点一:经济全球化是富人的俱乐部,是资本的殖民扩张,所以反对经济全球化。
观点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
观点三: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1500年至20世纪初世界市场逐步形成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概括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地球村”的说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关于材料三,你同意哪种观点并阐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