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史
- 经济史
-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及问题
- 世界贸易组织
- 文化史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 古代史(学科网)
- 高考热点专题
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该观点反映了()
A.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个包纳金融等更全面的全球化模式 |
B.发展中国家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
C.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订 |
D.发达国家应在经济全球化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 |
20世纪80年代以后,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急剧攀升,为支付债务利息,被迫降低社会支出和进口,这又导致了失业率的提高:主要发达国家平均失业率1979年为5%,1983年为8.3%,1995年为11.3%。这突出表明
A.全球化下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加深 |
B.西方滞胀源于第三世界的债务危机 |
C.发达国家成为全球化的主要获益者 |
D.国际经济秩序依然由发达国家主导 |
从1986年中国向WTO正式递交恢复合法席位的申请,到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WTO,15年的“复关入世”谈判之路,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这一过程本身就说明( )
A.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矛盾消除 |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全面建立 |
C.中国对外开放,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大 |
D.中国由以往的制度性、战略性开放发展到政策性开放的新阶段 |
西方国家流行这样的谚语:“一等企业卖理念,二等企业卖技术,三等企业卖服务,四等企业卖产品。”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面对全球化的趋势,我们应该
A.走自己的路,继续保持我们的优势,强化制造业 |
B.关注技术创新,积极发展科学技术,尽快使我们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
C.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不要用西方的产品与理念 |
D.保持心灵的自由与和谐,西方的理念不适合中国国情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也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1)根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以来哪些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地球村”的说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世贸组织的任务是什么?它的成立有什么重要意义?
(3)中国加入WTO后,你认为中国的企业应该怎么办?
材料一 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也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材料二 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截至2007年11月,世界贸易组织共有成员151个。(1)根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以来哪些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地球村”的说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世贸组织的任务是什么?它的成立有什么重要意义?
(3)中国加入WTO后,你认为中国的企业应该怎么办?
“当美国以高新技术作为制造业的主力时,中国则得意于东莞小工厂里密集劳作生产的牛仔裤和运动鞋。如果说,19世纪中国制造业第一的神话,是由易碎的瓷器和易霉的丝绸堆垒起来的话,那么,今天中国所谓制造业第一,背负的是‘世界工厂’的压力。中国又被扔到了十字路口。”该作者意图说明
A.当今中国制造业存在缺陷 | B.中美制造业差距明显 |
C.中美制造业具有互补性 | D.中国应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
“中国加入世贸,就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上23000亿美元的嫁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 |
B.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
C.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强之路 |
1974年联合国特别会议通过的《行动纲领》规定:“在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各种多边贸易谈判中,必须奉行对发展中国家不要求互惠的优惠原则;应当设法使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获得经营性的额外利益,从而使它们大量增加外汇收入,使它们的出口商品多样化,并加快它们经济增长的速度。”这一规定意在( )
A.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 B.消除发达国家在贸易中的优势 |
C.提升国际贸易中的自由化水平 | D.顺应国际经济全球化历史潮流 |
二战结束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迅猛发展,到1990年,随着纳米比亚的独立,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然而,截至2019年,在全世界47个最不发达国家中非洲就有33个。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二战后非洲国家未开展经济合作 |
B.长期殖民统治导致经济基础薄弱 |
C.非洲国家独立后不重视经济发展 |
D.经济全球化继续拉开了贫富差距 |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美国影视公司拍摄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影片一时风靡全球,以致“中国人在电影院花钱看老外拍的中国故事”。这一现象
A.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结果 | B.得益于美国资本对外扩张 |
C.说明中国经济影响力提高 | D.反映了区域经济壁垒消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