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史
- 经济史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新经济政策
- + 斯大林模式
- 苏联的工业化
-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评价
- 文化史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 古代史(学科网)
- 高考热点专题
据《苏联经济史》统计,1928-1934年苏联谷物生产总量和谷物征购量对比如下表,以下对表格理解正确的是


A.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 |
B.粮食税促进了农业经济的迅速恢复 |
C.农业集体化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
D.赫鲁晓夫改革极大增加了农民收入 |
关于新经济政策,学者郑异凡提出:“斯大林认为新经济政策并不新,只是1918年春政策的继续;斯大林和季诺维也夫等人强调新经济政策仅仅是退却,是对农民的暂时让步,要求转入进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
A.新经济政策与1918年春政策具有相同特点 |
B.新经济政策的“退却”是指退回到资本主义 |
C.“对农民的暂时让步”是指实行余粮收集制 |
D.“转入进攻”的办法包括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努力追求的方向,但各国经济发展模式却不尽相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0到1940年代,很多西方经济学家开始研究苏联……我相信思想界、学术界对于苏联模式的推崇可能是“主流”。波兰经济学家兰格甚至认为苏联的经济体制可能会取代市场而做得更好。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苏联模式”的名称,并从该模式的弊端的角度分析其没有成为“主流”的原因。
(2)据材料二,从金融措施的角度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成功的原因,并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据材料三,指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4)综合上述各国经济发展的模式,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1930到1940年代,很多西方经济学家开始研究苏联……我相信思想界、学术界对于苏联模式的推崇可能是“主流”。波兰经济学家兰格甚至认为苏联的经济体制可能会取代市场而做得更好。
——《张军谈1929:危机经济学的诞生》
材料二:罗斯福认为,拯救国家的希望在于迅速克服经济崩溃的威胁。1933年3月6日,他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的迅速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到4月的第一个星期,货币便有10亿美元以上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黄金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则只须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三: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通过与列强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苏联模式”的名称,并从该模式的弊端的角度分析其没有成为“主流”的原因。
(2)据材料二,从金融措施的角度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成功的原因,并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据材料三,指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4)综合上述各国经济发展的模式,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