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历史
题干
罗斯福新政在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等方面的措施,根本上是为了解决
A.财富高度集中问题
B.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市场与计划的矛盾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4-02 03:43: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率,旨在衡量闲置的劳动产能。观察下图,错误的选项是
A.大萧条期间美国失业人口大幅增加
B.新政实施后失业问题得到根本改观
C.新政实施后美国失业率仍居高不下
D.二战后期美国逐渐实现了充分就业
同类题2
1933年3月,上任不到二十天的罗斯福就向国会正式提交了一份计划——准备组建民间资源保护队,并在3月的最后一天获批成立。“7月1日,距罗斯福做出这个古怪的决定还不到4个月,他设定的25万招聘人数的目标就已达成。”这一古怪计划所起到的最直接的结果是
A.恢复发展生产
B.缓和社会矛盾
C.扩大就业机会
D.保护资源环境
同类题3
一战后美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被很多人称为“繁荣年代”,20年代,美国生产出全世界小汽车总量的85%,1929年,美国平均五人就有一辆。此现象说明( )
A.“美国梦”己经实现
B.政府大力干预经济的发展
C.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
D.美国经济虚假繁荣
同类题4
1929年美国最高税率是24%,1935年则提高到79%,这样整个社会私人资本的低投资率也就不难解释了。事实上,到1938年就出现了一次经济缓慢恢复中的回冷,史称“罗斯福萧条”。可见“罗斯福萧条”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高投资影响了民众购买力
B.高税收影响社会资本流通
C.自由企业制度受到了限制
D.市场自由调节能力增强
相关知识点
经济史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时间、目的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