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在《传习录》中云:“心者身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从哲学派别看,下列观点与此最一致 的 是 (   )
A.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
B.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
C.人病则忧惧,忧惧现鬼出
D.万物与我为一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哲学家康德从科学立场出发,认为人没有办法证明自己能够做到使主观符合客观,所有声称使思维符合客观的观点,都是消极的和独断的观点。事实上,人的认识,都是设法使客观符合主观的认识条件。科学发现,就是人一手拿着鞭子,一手拿着尺子书问的结果。因此康德主张,人要为自然界立法。下列观点与该观点相近的是
①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
②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
③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在这里
④“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他们的观点属于(  )
A.唯心主义的观点B.科学的物质观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说法与“色身,外泊山河虚空大地,威是妙明真心中物”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万物之生,皆由气所幻化②闭上眼睛,就无所谓悬崖
③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④心为物之体,物为心之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古代哲学思想浩如烟海。阅读图表,从哲学基本派别看,下列选项分别与王充和陆九渊的思想一致的是
思想家
重点观点
甲:汉代王充
元气、精气、和气等自然气化构成了庞大的宇宙生成模式
乙:南宋陆九渊
宇宙内事乃已分内事,已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①万物的本原是火,宇宙是永恒的活火②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③生命是一架化学机器④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摹本或影子
A.甲-①乙-②B.甲-②乙-④C.甲-①乙-③D.甲-③乙-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又充分肯定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这种观点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都认为(  )
A.物质可归结为某种具体事物B.先有物质后有意识C.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借景是古典园林建筑中常用的构景手段之一。北京颐和园的“湖山真意”远借西山为背景,近借玉泉山;苏州留园近借西园,远借虎丘山景色……这些景观园林都是“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设计意图的成功体现。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借景造园能否成功受人的主动能动性制约
B.借景造园坚持了现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C.借景造园实现了园中“景”与园外“景”的主观联系
D.借园外山水造园内之景体现了人的创造性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哲学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下列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相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选项是  
①理在事先 乐极生悲     
②形存神存 心外无物
③掩耳盗铃 削足适履     
④沧海桑田 断章取义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