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调查和分离湖水中耐盐细菌的实验中,先将10升湖水水样浓缩至10毫升,然后各取浓缩水样1毫升,涂布到多个培养皿中培养。请回答:
(1)可以通过提高培养基中_____的浓度,筛选被调查细菌,这种培养基被称为_______培养基。
(2)要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排除培养基未彻底灭菌的可能性,应该设置的对照组是_______。为检验(1)中筛选方法的效果,可以设置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____
(3)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对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为防止冷凝水影响细菌的生长,需将培养皿______培养。在培养基上产生的单个菌落在生态学中可以被称为_______
(4)根据培养皿上菌落的平均数可以计算湖水中该种细菌的密度,但计算的数据要比实际活菌的数目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
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膝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0C恒温培养24-48小时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六氣苯(HCB)是一种具有长期残留和高毒性的有机污染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科研人员通过人工筛选获得高效的HCB降解菌,将其扩大培养后投入污染土壤中,可降解土壤中的HCB。请回答下列问题:
(1)欲选择性获得能降解HCB的降解菌,应该在培养基中加入HCB为唯一碳源,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_等营养物质。扩大培养时,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混匀后,一部分静置培养,另一部分振荡培养,结果发现:震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降解菌生长速度___________;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
(2)将筛选的HCB降解菌固定在一定的空间内定殖于土壤中能提高降解效率,固定HCB降解菌一般方法为包埋法,不使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于包埋HCB降解菌的载体应该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试举2个特点)
(3)研究人员从HCB降解菌中分离出HCB降解酶,分离该降解酶的常用方法有凝胶色谱法和___________。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的蛋白质先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原因是___________。
(4)HCB降解菌在-20℃长期保存时,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填“蒸馏水”甘油”或“碳酸钙”)
当前题号:3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嗜热链球菌属于一种乳酸菌。分离出优质的嗜热链球菌是酸奶工业中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嗜热链球菌的有关分离纯化与鉴定过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第一步:从国家乳业技术中心获得混合发酵剂(含多种乳酸菌),用无菌生理盐水梯度稀释。
第二步:取等量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接种于Elliker培养基,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
第三步:选取疑似菌落分别穿刺接种于ABC三种糖发酵半固体培养基(成分及现象如下表)中培养,进一步进行生化鉴定。
成分(g)
胰蛋白胨
牛肉膏
葡萄糖
蔗糖
麦芽糖
溴甲酚紫
NaCl
琼脂
现象
A培养基
10
3.0
5.0


0.04
5.0
5.0
紫色变为黄色
B培养基

5.0

紫色变为黄色
C培养基


5.0
不变色
说明
1.溴甲酚紫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在中性时为紫色,碱性时为深红色,而在酸性时呈现黄色。
2.将上述成分溶解,pH调为7,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第四步:将生化鉴定为嗜热链球菌的疑似菌落进行扩大培养并保存。
(1)第一步中稀释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二步中,利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可根据菌落__________特征来选取疑似菌落。(写出两点)
(3)第三步中,如果接种的疑似菌落确实是嗜热链球菌,根据生化鉴定现象归纳其代谢特点为:利用___(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作为主要碳源,并可以经_____(无氧/有氧)呼吸的方式分解底物,且在代谢产物中一定有____(酸/碱/中)性产物产生。NaCl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
(4)第四步中,如果要长期保存分离出的菌种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并将其置于_____ ℃ 冷冻箱中保存。
当前题号:4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以下是柿子醋制作的流程:柿果→挑选→清洗→去皮→去核→脱涩处理→切块→压榨→柿汁→灭菌→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灭菌→陈酿→淋醋→过滤→成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脱涩过程可以用成熟的苹果、梨等水果释放的_________气体促进柿子成熟。
(2)将压榨后的柿汁加热到80℃保持10〜20分钟的目的是_______。酒精发酵时可添加活性干酵母进行,发酵的原理是____________(写反应式)。
(3)若醋酸发酵时需扩大培养醋酸菌种,实验室常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接种前应对培养皿、接种环和培养基进行灭菌,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接种后培养时需要设置空白培养基,目的是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某家庭拟自制酵母菌菌种酿制葡萄酒,请帮助完成酿制计划,并分析相关问题:

(1)制菌种步骤1:挑选白色斑点较多的葡萄,取皮加入培养液中,获得提取液。
①葡萄上的白色斑点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菌种纯化 
②图乙所示的菌种纯化方法是______________。
步骤3:将菌种用培养液扩大培养。
③若要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计数可采用血球计数板操作,方法是:先将_____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在显微镜下计数;也可采用图甲所示的方法____________。在相同条件下,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对同一培养液进行计数时,在操作和计算均正确的前提下,发现前者计数结果明显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2)挑选葡萄冲洗并晾干。
(3)破碎装瓶:不要将瓶装满,要留1/3的空间。
(4)接种并加糖发酵:所加糖量不要太多,可按照10∶1的比例加糖。若所加糖量过多,可能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滤:约一星期后将发酵液用尼龙布反复过滤,充分去除渣滓。
(6)密封:后期发酵。
当前题号:6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各个年龄段的猪均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出现疫情后,控制传染源的有效措施是
A.给健康猪注射预防疫苗B.宰杀病猪并彻底消毒
C.对病猪进行隔离D.将猪饲料高温煮沸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常见的酿酒酵母能利用葡萄糖,不能利用木糖发酵。若用转基因技术将发酵木糖的关键基因——木糖还原酶(XYL1)或木糖异构酶基因(XYLA)转入酿酒酵母中,均能培育出能利用木糖发酵产生酒精的酿酒酵母。图表示XYL1基因与细菌pYMILP质粒重组的过程示意图。图中AMPr是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其基因产物可使“碘—淀粉”复合物脱色,从而在含有“碘—淀粉”的固体平板上形成透明圈。转化成功的酿酒酵母中含AMPr基因的重组质粒拷贝数越多,透明圈越大。

(1)据图可知,目的基因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___bp;图中获取目的基因和切割质粒所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能形成重组质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图是四个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酵母菌的菌株(品系),在“碘—淀粉”的固体平板上的生长情况,其中目的基因表达量最高的是________,根据题意,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此“碘—淀粉”培养基从功能上看属于_____________培养基。

(3)图是不同温度条件下重组酿酒酵母菌株的木糖异构酶活性。据图推测,此酶最初来自于(_______)
A.嗜热细菌B.大肠杆菌C.葡萄球菌D.乳酸杆
当前题号:8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
苯酚(C6H5OH)是广泛存在于化工行业废水中的一种污染物。为了分离和纯化高效分解苯酚的细菌。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图所示的相关试验。(实验中的LB培养基能使菌种成倍增加)

(1)该实验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锥形瓶、培养皿、_________________(写出2种即可,但必须是微生物培养专用)。
(2)理论上,步骤②中的LB培养基含有的营养物质除了碳源外,还有__________等。
A.氮源B.激素C.酶D.生长因子E.伊红美蓝
(3)步骤③培养基成分中的苯酚作为细菌培养唯一的____________;步骤③和④中的培养基最主要的成分差异是后者添加了____________。步骤②、③、④的培养基必须经过灭菌,其具体要求是____________。
(4)经步骤④培养后的菌落如图,则接种时甲、乙、丙三个区域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多次划线后,最终可以得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____________。

(5)步骤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经过步骤⑤培养后,应该从残余苯酚浓度___________的培养瓶中再分离、再培养目的菌株。
当前题号:9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
日前微博传言手机屏幕比马桶按钮单位面积上的细菌多,为辨别真伪,两电视台利用微生物培养技术进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
B.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组实验
C.本实验使用的培养基应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D.两个报道结果不同,可能是因为取样环境不同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