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子与细胞
- 遗传与进化
- 稳态与环境
- 生物界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命系统
-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综合
-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
-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
- 种群和群落综合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
- 生物技术实践
- 生物技术实践综合
-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综合
- 实验与探究综合
- 生物科学与社会
阅读如下有关钙的资料:
资料甲 体内钙代谢虽然受多种激素的影响,但甲状旁腺素(甲状旁腺分沁)和降钙素(甲状腺C细胞分泌)是调节细胞外液中Ca2+浓度的两种主要激素。甲状旁腺素使血钙增加,降钙素使血钙降低。
资料乙 神经肌肉之间兴奋的传递依靠乙酰胆碱(ACh)。降低细胞外液中Ca2+的浓度能抑制ACh的释放;相反,在一定范围内,ACh的释放量随着Ca2+浓度的提高而增加。据认为,当冲动到达突触前终末时,Ca2+通道开放,大量Ca2+顺着浓度梯度内流。Ca2+是促使囊泡壁和突触前膜的特异分子结构发生反应的必要因素,其结果是导致两层膜暂时相互融合并破裂,囊泡内的ACh全部释出。
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分泌的甲状旁腺素与降钙素弥散到_______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相关的信息。由于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这两种激素,以维持这两种激素含量的____________。调节细胞外液中Ca2+浓度时,这两种激素所起的作用表现为______________。
(2)突触前膜以____方式释放ACh。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则可判断出肌细胞产生的兴奋不能传向神经末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资料乙,若突然降低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会______神经冲动的传递。
资料甲 体内钙代谢虽然受多种激素的影响,但甲状旁腺素(甲状旁腺分沁)和降钙素(甲状腺C细胞分泌)是调节细胞外液中Ca2+浓度的两种主要激素。甲状旁腺素使血钙增加,降钙素使血钙降低。
资料乙 神经肌肉之间兴奋的传递依靠乙酰胆碱(ACh)。降低细胞外液中Ca2+的浓度能抑制ACh的释放;相反,在一定范围内,ACh的释放量随着Ca2+浓度的提高而增加。据认为,当冲动到达突触前终末时,Ca2+通道开放,大量Ca2+顺着浓度梯度内流。Ca2+是促使囊泡壁和突触前膜的特异分子结构发生反应的必要因素,其结果是导致两层膜暂时相互融合并破裂,囊泡内的ACh全部释出。
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分泌的甲状旁腺素与降钙素弥散到_______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相关的信息。由于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这两种激素,以维持这两种激素含量的____________。调节细胞外液中Ca2+浓度时,这两种激素所起的作用表现为______________。
(2)突触前膜以____方式释放ACh。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则可判断出肌细胞产生的兴奋不能传向神经末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资料乙,若突然降低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会______神经冲动的传递。
研究人员找到一种抗体,可让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成熟为完全不同的细胞——免疫系统中呈抗原的树突细胞。树突细胞如长时间暴露于该抗体下,再加上特定的培养条件,还能进一步分化为与自然杀伤(NK)细胞(该细胞识别靶细胞是非特异性的)高度相似的细胞——诱导NK细胞。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二次免疫中,抗体可由浆细胞与记忆B细胞合成并分泌 |
B.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组成 |
C.浆细胞识别抗原具有特异性,而NK细胞非特异性识别抗原 |
D.白血病细胞、树突细胞以及NK细胞形态与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mRNA不同 |
某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以森林群落为主体,对维持当地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分析,森林群落中所生存的众多生物种群相互之间组成了复杂的_____,因而该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该森林群落在不同季节存在明显的外貌变化,即群落的_____明显,这也是群落_____结构的一种表现。
(2)在森林群落中,大气
的含量通常存在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这与植物的_____直接相关。
可在大气圈和_____的界面上进行交换而保持相对平衡。通常情况下,没有被消费者利用的有机物中的碳,大部分是在生物死亡后______通过作用而重返大气。
(3)在该生态系统的农业生产区,通过采用农业生态工程的_____技术,发展立体养殖,调整作物的品种和种植面积,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分析,森林群落中所生存的众多生物种群相互之间组成了复杂的_____,因而该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该森林群落在不同季节存在明显的外貌变化,即群落的_____明显,这也是群落_____结构的一种表现。
(2)在森林群落中,大气


(3)在该生态系统的农业生产区,通过采用农业生态工程的_____技术,发展立体养殖,调整作物的品种和种植面积,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图为某农业生态工程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建立沼气池可提高人类对光合产物中的能量利用率 |
B.沼渣沼液还田的主要目的是为农作物提供有机物 |
C.该生态工程中应用了物质的良好循环技术 |
D.该生态工程的建设体现了整体性原理改善了生态环境 |
如图为某一生态工程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 |
B.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
C.用蛆蛹排泄物作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生原理 |
D.在离开人的管理条件下,该生态工程不能正常运转 |
为探究pH对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科研人员用不同pH的稻草培养液培养草履虫,培养的起始密度为5个mL-1,培养时间为2天,结果如下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pH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种群蜜度/个mL-1 | 0 | 0 | 153 | 160 | 168 | 172 | 133 | 125 |
A.每组培养液中草履虫数量都呈“S”型增长 |
B.增加培养液的量,可改变草履虫种群K值 |
C.需保证每组的温度、培养液体积等条件相同 |
D.草履虫对碱的耐受性较强,适宜生活在弱碱性的环境中 |
下图为某生态工程模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
B.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为农作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
C.该工程通过建造沼气池,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
D.该生态工程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的能量利用效率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人类活动与该理念相符合的是( )
A.为增加耕地面积,大量围湖造地 | B.为保护生态环境,禁止乱砍滥伐 |
C.为发展地方经济,盲目开山采矿 | D.为提高农业产量,大量使用农药 |
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如“天人合一”的基本内涵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适时、有计划地采伐、捕捞有利于生态系统的保护,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B.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
C.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生态修复和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
D.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便可自我循环,但能量需系统外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