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生物
题干
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如“天人合一”的基本内涵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适时、有计划地采伐、捕捞有利于生态系统的保护,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B.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C.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生态修复和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D.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便可自我循环,但能量需系统外提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26 05:13: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是“果—畜—沼”循环农业模式的简图,该模式兼顾了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优化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期使用沼液和沼渣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微生物活动活跃
B.动物的同化量有呼吸作用散失和以粪便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两种去向
C.果树和蔬菜为生产者,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果蔬叶片上蚜虫的种群密度
D.与传统农业相比,该模式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和物质循环再利用率
同类题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是建设“生态城市”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市的绿化带过度修剪和除虫,不能为野生动物和土壤动物提供适宜的_______,造成动物数量逐步减少,降低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虫能够使能量__________。
(2)某地围绕现有生态源地,开辟种植绿化带生态走廊,廊道开发为旅游区和生态屏障,这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价值。
(3)某绿化带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约为4.0×10
6
J
.
m
-2.
d
-1
,其中25%用于呼吸作用,在植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中,约有40%的能量会随枯枝败叶流入______________,为了保证树木未利用的能量达到其中45%以上,则引入适量植食性动物,这些动物的同化量应不超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J
.
m
-2.
d
-1
。
(4)在进行生态建设时,可适当引入动物作为消费者,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模式图,字母代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数字代表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y),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是_____(用字母回答)。
(2)草原具有旅游观光和涵养水源等多方面的功能,这主要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
(3)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 1000J/(cm
2
·y),则 A→B 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 A 固定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_____J/(cm
2
·y)。
(4)此草原正向森林演替,在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 CO
2
量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整个生物群落中排出的 CO
2
量。
同类题4
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B.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C.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生物与生物之间信息传递往往是单向进行的
同类题5
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其中A、B、C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
B.疏松土壤可以加快⑤过程
C.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D.⑥过程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相关知识点
稳态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