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子与细胞
- 遗传与进化
- 稳态与环境
- 生物界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命系统
-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综合
-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
-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
- 种群和群落综合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
- 生物技术实践
- 生物技术实践综合
-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综合
- 实验与探究综合
- 生物科学与社会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菌可以是消费者与分解者,但不会成为生产者 |
B.马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能量的一部分 |
C.一只狐狸捕食了一只鸡,则该狐狸获得了该鸡能量的10%至20% |
D.物质循环指的是各种化合物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往复循环 |
在制备抗蛇毒血清时,须将灭活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A.体液免疫、抗原 | B.特异性免疫、抗体 |
C.细胞免疫、抗体 | D.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
科研人员给予突触a和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以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突触前、后两神经元的膜电位,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 )
A.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比膜外低约70mV |
B.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出现了阳离子内流 |
C.突触a和b分别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
D.兴奋在突触前、后两神经元间的传递没有延迟 |
药物哇巴因可使神经细胞内钾离子浓度降低,钠离子浓度升高,则使用该药物后直接影响( )
A.膜电位的变化 | B.神经元的数量 | C.神经元的结构 | D.反射弧的结构 |
如图中实线表示某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的正常曲线。虛线①和②分别表示经某种方式处理后,该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的异常曲线。则可能的处理方式分别是( )


A.增加培养液中Na+含量,降低培养液中K+含量 |
B.降低培养液中Na+含量,增加培养液中K+含量 |
C.增加培养液中Na+含量,增加培养液中K+含量 |
D.降低培养液中Na+含量,降低培养液中K+含量 |
下列有关神经纤维上电位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静息状态下,神经纤维膜外表现为正电位 |
B.静息状态下,神经纤维膜上仍会发生物质的跨膜运输 |
C.兴奋状态下,神经纤维膜内的钠离子浓度要高于膜外 |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
下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光暗信号调节褪黑素分泌的过程, 属于神经调节 |
B.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直接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则去甲肾上腺素属于一种激素 |
C.光暗信号可以周期性引起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该动物的生殖周期 |
D.HPG轴发挥调节作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
下图1表示某神经纤维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图2表示用TTX物质处理神经细胞后,得到的膜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ac段主要是Na+外流引起的 |
B.图1中c点时神经纤维的膜内电位为负值 |
C.图1中ce段主要是K+外流引起的,此过程需要消耗ATP |
D.图2中TTX物质可能抑制了Na+的跨膜运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