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子与细胞
- 遗传与进化
- 稳态与环境
- 生物界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命系统
-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综合
-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
-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
- 种群和群落综合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
- 生物技术实践
- 生物技术实践综合
-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综合
- 实验与探究综合
- 生物科学与社会
神经调节是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因为兴奋只能由传入神经传入,传出神经传出 |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则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 |
C.感受器就是传入神经末梢,效应器就是传出神经末梢,它们都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
D.K+外流,Na+内流,导致膜内外电位改变,产生局部电流,是兴奋产生的生理基础 |
如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

A.图中兴奋部位是B和C |
B.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 |
C.图中兴奋传导方向是C→A→B |
D.图中兴奋部位是A,产生兴奋的原因是K+外流 |
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顶芽 |
B.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 |
C.顶端优势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
D.顶芽和幼茎中生长素浓度一般保持在促进生长的范围内 |
“引来繁华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高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长高 |
B.适当喷洒α-萘乙酸可延长“繁华缀满枝”的时间 |
C.适时打顶去心,可使植株多开花多结果 |
D.乙烯和脱落酸可协同调节“瓜熟蒂落”的过程 |
在温带地区的秋末冬初,树叶纷纷降落,与此生物现象密切相关的激素是( )
①赤霉素 ②乙烯 ③细胞分裂素 ④脱落酸
①赤霉素 ②乙烯 ③细胞分裂素 ④脱落酸
A.①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④ |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
①苯乙酸和α-萘乙酸不都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②生长素在植物体成熟组织部位的运输形式是极性运输
③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
④外界因素会影响激素的合成,进而调节基因组的表达
⑤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⑥向光性现象表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
⑦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在对植物衰老的调节中起拮抗作用
①苯乙酸和α-萘乙酸不都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②生长素在植物体成熟组织部位的运输形式是极性运输
③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
④外界因素会影响激素的合成,进而调节基因组的表达
⑤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⑥向光性现象表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
⑦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在对植物衰老的调节中起拮抗作用
A.①②⑦ | B.①③⑥ | C.②⑤⑥ | D.③④⑥ |
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植物激素的调节.但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物质不一定是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萘乙酸 (NAA)不属于植物激素,因为该物质在植物体内不能合成 |
B.植物和赤霉菌都能产生赤霉素(GA)及其他植物激素 |
C.植物叶片和果实的脱落仅与脱落酸(ABA)等多种植物激素调节有关 |
D.植物产生的细胞分裂素来自于根尖,该激素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 |
将燕麦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4块含不同浓度生长素(m1、m2、m3、m4)的琼脂块分别放在4个相同的去顶胚芽鞘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胚芽鞘弯曲角度(如下图),其中a1>a2>a3>a4,下列对此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浓度大小关系是m1<m2<m3<m4 |
B.该实验可以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
C.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一定位于m3、m4之间 |
D.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可能位于m1、m2之间 |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达尔文的实验证明生长素在背光处的分布比向光侧多 |
B.脱落酸不能为植物提供营养,但可以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 |
C.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促进效果可能相同 |
D.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发生在幼嫩的部位,且极性运输方向与光照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