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②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③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郑板桥)
④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梁启超)
⑤上天给人一份困难时,同时也给人一份智慧。 (雨果)
⑥燧石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出的光就越灿烂。 (马克思)
回望过去,展望未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结合上述材料,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小松
唐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在精神世界经历既久,物质世界的章华威严实在无足惊异。凡为物质世界的豪华威严所震者,必是精神世界的陌路人。(木心《素履之往》)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人处世间,总免不了两种行动姿态:昂首与低头。昂首,清高孤傲;低头,摧眉折腰;昂首,舍我其谁;低头,忍辱负重;昂首,给自己希望;低头,让自己思想;昂首,是向上的激情;低头,是谦卑的风度……为人处世,是始终昂首,还是适时低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
请以“昂首与低头”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700字。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燃”俨然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流行词之一:“超燃”“燃爆了”“燃曲”“燃文”“燃创意”等常见于人们的言谈之间,而雄浑激越的音乐、紧张刺激的賽事、精彩纷呈的电影、振奋人心的演讲等等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事物,都被人们喻之为“燃”。有人说,一个人就是一种能源,人的一生就是燃烧,就是能量的充分释放。所以,“燃”代表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状态,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充满阳光的精气神。但“燃”也并不必然意味着鮮花和掌声,也可能伴随着苦、累、痛,包含着责任、担当、付出。
那么,你对“燃”有着怎样的经历思考或感悟呢?请写一篇文章,向同龄人讲述自己的“燃”的故事,或表达对“燃”的理解。要求:明确立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①《论语》中的精彩思想,寓意深远,极具启迪意义。读了下面六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则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论语·颜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②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请你展开想象,以“当不同的文明相互碰撞”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写出不同民族、国家的文明相遇时发生的故事。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