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她这一点头
曹葆华
她这一点头,
是一杯蔷薇酒;
倾进了我的咽喉,
散一阵凉风的清幽;
我细玩滋味 意态悠悠,
像湖上青鱼在雨后浮游。
她这一点头,
是一只象牙舟;
载去了我的烦愁,
转运来茉莉的芳秀;
我伫立台阶 情波荡流,
刹那间瞧见美丽的宇宙。
【小题1】赏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全诗流露出的是一种淡淡的忧愁,还是甜蜜?
【小题2】理解诗歌的内容 诗人把“她这一点头”想象成了什么?
【小题3】理解句意 如何理解“刹那间瞧见美丽的宇宙”?
【小题4】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这首诗的形式有什么特色?
她这一点头
曹葆华
她这一点头,
是一杯蔷薇酒;
倾进了我的咽喉,
散一阵凉风的清幽;
我细玩滋味 意态悠悠,
像湖上青鱼在雨后浮游。
她这一点头,
是一只象牙舟;
载去了我的烦愁,
转运来茉莉的芳秀;
我伫立台阶 情波荡流,
刹那间瞧见美丽的宇宙。
【小题1】赏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全诗流露出的是一种淡淡的忧愁,还是甜蜜?
【小题2】理解诗歌的内容 诗人把“她这一点头”想象成了什么?
【小题3】理解句意 如何理解“刹那间瞧见美丽的宇宙”?
【小题4】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这首诗的形式有什么特色?
下面对两首诗的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秋歌——给暖暖
痖弦
落叶完成了最后的颤抖
荻花在湖沼的蓝睛里消失
七月的砧声远了
暖暖
雁子们也不在辽夐的秋空
写他们美丽的十四行了
暖暖
马蹄留下残踏的落花
在南国小小的山径
歌人留下破碎的琴韵
在北方幽幽的寺院
秋天,秋天什么也没有留下
只留下一个暖暖
只留下一个暖暖
一切便都留下了
妈妈
江非
妈妈,你见过地铁吗
妈妈,你见过电车吗
妈妈,你见过玛丽莲·梦露
她的照片吗
妈妈,你见过飞机
不是飞在天上的一只白雀
而是落在地上的十间大屋吗
你见过银行的点钞机
国家的印钞机
门前的小河一样
哗哗的点钱声和刷刷的印钞声吗//
妈妈,你知道吗
地铁在地下
电车有辫子
梦露也是个女人她一生很少穿长裤吗
妈妈,今天你已经爬了两次山坡
妈妈,今天你已拾回了两捆柴火
天黑了,四十六岁了
你第三次背回的柴火
总是比前两次高得多
秋歌——给暖暖
痖弦
落叶完成了最后的颤抖
荻花在湖沼的蓝睛里消失
七月的砧声远了
暖暖
雁子们也不在辽夐的秋空
写他们美丽的十四行了
暖暖
马蹄留下残踏的落花
在南国小小的山径
歌人留下破碎的琴韵
在北方幽幽的寺院
秋天,秋天什么也没有留下
只留下一个暖暖
只留下一个暖暖
一切便都留下了
妈妈
江非
妈妈,你见过地铁吗
妈妈,你见过电车吗
妈妈,你见过玛丽莲·梦露
她的照片吗
妈妈,你见过飞机
不是飞在天上的一只白雀
而是落在地上的十间大屋吗
你见过银行的点钞机
国家的印钞机
门前的小河一样
哗哗的点钱声和刷刷的印钞声吗//
妈妈,你知道吗
地铁在地下
电车有辫子
梦露也是个女人她一生很少穿长裤吗
妈妈,今天你已经爬了两次山坡
妈妈,今天你已拾回了两捆柴火
天黑了,四十六岁了
你第三次背回的柴火
总是比前两次高得多
A.诗人痖弦主张追求形象第一,意境至上,强调中国风与东方味。一再地回响着汉语古典诗歌声音的《秋歌——给暖暖》,可看作是诗人对这一诗歌主张的实践。 |
B.《秋歌——给暖暖》一诗出现了五个“暖暖”,不仅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而且强化了主题;秋歌即“暖暖”,“秋”的特点是“暖”,给人的感觉也是“暖”。 |
C.江非的《妈妈》通过对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巨大差别的描写,表现了广大偏僻农村地区的妇女辛劳、困顿的生活状态。 |
D.《妈妈》一诗通过对妈妈背柴的动作描写“你第三次背回的柴火/总是比以前两次高得多”,表达了诗人对妈妈发自内心的理解和敬爱。 |
阅读纪弦的《―片槐树叶》,完成题目。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哪。
故国哟,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第三节中,一个长句分四行来写有什么作用?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一片槐树叶
纪弦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 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 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 干的 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 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 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 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 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
故国哟 啊啊 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小题1】对诗的第一节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从全诗看,诗人为什么说这片槐树叶是“最美的”“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为什么又说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
【小题3】“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两句诗,既是实写又是虚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一片槐树叶
纪弦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 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 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 干的 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 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 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 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 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
故国哟 啊啊 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小题1】对诗的第一节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行落笔见情,赞美之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并以三个“最”字叠用,层层推进,增加了感情的强度和浓度。 |
B.第三行由“而”字急转,情感的流程由赞叹变为伤感,由欣喜变为悲位。为了表现这种乐中之苦、喜极之悲,诗人以两个“最”字重叠加以强化,构成了全诗情感的基调。 |
C.第四行“薄薄的 干的 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初步展示了全诗的中心意象,点明了诗人情感的触发物,并由此引出下一节所要表达的更深的情感。 |
D.这四句诗采用白描手法,从外形和意蕴两方面对“一片槐树叶”作了集中的描绘,突出了全诗的中心意象,加强了感情渲染。 |
【小题3】“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两句诗,既是实写又是虚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片段三:
自由
我是一只风筝,
能飞上万米高空,
可我却不能挣脱那根牵引的长线。
我渴望张开翅膀,
在风中自由地飞翔。
我是一只老虎,
每天吃喝不愁,
可我只能在电网四围的笼舍中无聊地散步。
我渴望重回莽莽山林,
在雨雪风霜中自由地奔跑。
我是一只慵懒的金鱼,
从来没有遭遇过天敌,
可我的一生只能在小小的鱼缸中消磨。
我渴望传说中的小溪、瀑布、江河,
我想在激流与波涛中自由地探险。
技巧感悟:从想象的角度赏析这一首小诗。赏析梅绍静的《日子是什么》,完成后面的题目。
日子是散落着泥土的小蒜和野葱儿
是一根蘸着水搓好的麻绳
日子是四千个沉寂的黑夜
是驴驮上木桶中撞击的水声
日子是雨天吱吱响着的杨木门轴
忽明忽暗地转动我疲惫的梦境
日子是一个含在嘴里止渴的青杏儿
是山塬上烈日下背麦人的剪影
日子是那密密的像把伞似的树荫
正从我酸痛的胳膊上爬进地垄
日子是储存着清甜思绪的水罐儿
正倒出汗水和泪水来哽塞我的喉咙
这首诗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对《边界望乡》一诗对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动人情场的乡愁变奏曲。 |
B.在语言上,诗人追求一种脱俗的意象语言,摒弃流行的、缺乏生机的语言模式。 |
C.作者此时的心境是“近乡情怯”。 |
D.本是令人感到新颖而奇妙,诗人在祖国的大地上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雪夜
吴秋山
孤馆的灯是青的,
窗外,垂下雪的珠帘。
炉火伸出了蛇舌,
舐着室中的冷味。
又是残夜梦回,
枕畔的书瘦损了。
远处掷来一片狗吠,
击破沉寂的夜网。
【小题1】这首诗诗中有画,富有立体感。请举例加以赏析。
【小题2】说说“又是残夜梦回,/枕畔的书瘦损了”中“瘦损”二字的妙处。
雪夜
吴秋山
孤馆的灯是青的,
窗外,垂下雪的珠帘。
炉火伸出了蛇舌,
舐着室中的冷味。
又是残夜梦回,
枕畔的书瘦损了。
远处掷来一片狗吠,
击破沉寂的夜网。
【小题1】这首诗诗中有画,富有立体感。请举例加以赏析。
【小题2】说说“又是残夜梦回,/枕畔的书瘦损了”中“瘦损”二字的妙处。